編語:子宮肌瘤的患病率這些年有增高趨勢,在各大醫院的婦科手術室,問起最近都做了些什么手術,幾乎所有醫生幾天之內都做過子宮肌瘤手術。實際上,子宮肌瘤的高發年齡主要在30歲以后,但是由于女性的婚育年齡越來越晚,未生育前發現子宮肌瘤的女性越來越多,這使得她們在婚后不得不面對高風險的懷孕過程:帶瘤懷孕已經算是幸運的了,有些人則不得不選擇先做子宮肌瘤剔除手術,在子宮留下傷疤,然后帶著疤痕嘗試懷孕生產。
編語:子宮肌瘤的患病率這些年有增高趨勢,在各大醫院的婦科手術室,問起最近都做了些什么手術,幾乎所有醫生幾天之內都做過子宮肌瘤手術。實際上,子宮肌瘤的高發年齡主要在30歲以后,但是由于女性的婚育年齡越來越晚,未生育前發現子宮肌瘤的女性越來越多,這使得她們在婚后不得不面對高風險的懷孕過程:帶瘤懷孕已經算是幸運的了,有些人則不得不選擇先做子宮肌瘤剔除手術,在子宮留下傷疤,然后帶著疤痕嘗試懷孕生產。
未生育女性發現子宮肌瘤,最麻煩的問題往往是如何順利懷上并生下一個孩子。一般來說,婦產科醫生們總是建議,如果子宮肌瘤不大,對身體也沒有明顯的影響,那么不要做手術,先生下孩子再說。原因就在于一旦手術,在子宮上留下傷口,這個傷口未來對女性生育會造成何種影響,就連醫生也不敢隨便定論。既然子宮肌瘤對女性生育的影響這么大,那么如果沒生小孩就發現子宮肌瘤,患者應該做哪些應對呢?專家為這類女性提出了三個建議,這可以讓女性更好的了解病情,與大夫溝通,以便最大程度的選擇有利于自身的懷孕時機。
先確認是不是子宮肌瘤
一旦發現子宮腫瘤就是子宮肌瘤嗎?洪順家教授表示其實不一定。子宮上面最常見的瘤子的確是子宮肌瘤,接下來是子宮腺肌癥,這兩者比較容易鑒別,但是還有一種罕見的情況,也有可能發現的那個不是子宮肌瘤,而是子宮肉瘤。子宮肉瘤的惡性程度很高,治療效果也不好,但是卻很容易和子宮肌瘤混淆,造成較高的誤診率。 如何判斷是子宮肌瘤還是子宮肉瘤,洪順家教授建議,患者可以做一個短期的觀察。【查看完整內容】
有些未生育女性被醫生建議最好先手術再懷孕,這時她們仍然得面對一個抉擇:是選擇開腹手術還是腹腔鏡手術好呢?一般認為,傳統的開腹手術的縫合更好,有利于手術后子宮的恢復,日后懷孕時子宮破裂的危險也會減小,但開腹手術引起粘連的幾率更高,這可能引發輸卵管卵巢粘連所致不孕癥。腹腔鏡手術是一種成熟的婦科微創手術方法,在國內應用也已經20年左右,但是腹腔鏡手術下的縫合更困難,子宮恢復的程度有點“難以捉摸”。
未生育女性做子宮肌瘤剔除手術,一個最重要的考慮就是要保留生育功能。以往的傳統是采用開腹手術,開腹手術最大的優勢就在于縫合好。但洪順家教授表示,現在腹腔鏡手術的技術越來越進步,一些有經驗的醫生采用腹腔鏡手術,縫合也不會亞于開腹手術。而且腹腔鏡手術后患者恢復比較快,手術以后的粘連更少,也杜絕了一些術后疾病隱患。實際上,開腹手術后容易引起粘連,一直是困擾醫學界的一個問題。【查看完整內容】
必須先做子宮肌瘤剔除手術,然后才能懷孕的女性,首先要明白子宮肌瘤剔除手術后的風險到底在哪里?具體來說,子宮肌瘤剔除手術后的風險主要有兩個,一個是手術后懷孕可能遭遇子宮破裂,這是最危險的情況,另一個是如果手術后引起宮腔粘連,可能導致不孕癥。
子宮肌瘤剔除術后的粘連問題,一直是困擾醫學界的一個難題。過去,有統計說開腹手術后五成左右的患者會有粘連,最常見的情況是手術后有點炎癥反應,引起了粘連,把輸卵管和卵巢粘在了一起,這樣就可能沒辦法受精了,就難以懷上孩子。如果采用腹腔鏡手術,引起粘連的幾率小很多,但也不能完全避免粘連的可能,在子宮肌瘤表面切開的地方,縫合以后也可能形成粘連。粘在肚子、腸子上的情況都可能發生,但只要不影響后續懷孕,醫生們一般認為不要緊。【查看完整內容】
對于一些單發性子宮肌瘤和肌瘤數目不多的多發性子宮肌瘤患者來說,難以選擇腹腔鏡手術還是開腹手術,核心問題就在于,過往有一些病例報道,腹腔鏡手術后患者懷孕時子宮破裂的風險似乎更高。那么腹腔鏡手術是否更容易導致子宮破裂呢?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婦科副主任醫師洪順家教授澄清說,腹腔鏡手術后引起子宮破裂,以前一直都是個案報道,“一年下來,可能這個醫院有兩三個,那個醫院有一個。婦科醫生們把這些病例綜合起來研究,發現子宮破裂主要跟手術過程中的細節有關系,最關鍵的就是過去手術中過度依賴電凝。”做子宮肌瘤剔除手術,要先在子宮表面切開一個刀口,把肌瘤拿出來,這時候都會有出血,早期止血的辦法是用電凝,因此局部形成的疤痕也比較明顯。“現在大家認識到了這個缺陷,基本上不再用電凝的方式了,而且現在手術還會使用一些血管收縮劑,使局部血液循環減少,以便減少術中出血。”
洪順家教授介紹,目前,已經有過大宗病例的總結報告,證實做完腹腔鏡下的子宮肌瘤剔除手術后,足月懷孕,發生子宮破裂的幾率大概在1%左右。也就是說100個患者僅有一個可能發生子宮破裂。【查看完整內容】
咨詢:我今年28歲,之前查出單發性子宮肌瘤,肌瘤大小為4公分,位置在子宮前壁靠近內膜,醫生建議先不做手術,但懷孕四個月時突然腹痛,肌瘤長至10公分,孩子也流產了。流產至今已經三個月,肌瘤減小到7公分。像我這樣的情況,應該先做手術再嘗試下次懷孕嗎?
單發性子宮肌瘤,懷孕后突然長大,流產后又縮小的情況,對于下一次懷孕,一般有兩種建議:一是患者等到手術后6個月,看肌瘤是否會縮小大5公分以下,如果縮小了,可以再次嘗試帶瘤懷孕;二是先進行子宮肌瘤手術,待身體恢復后再嘗試懷孕,對于比較心急要孩子的女性,我們建議第二種方式,原因是如果不做手術,肌瘤是否會縮小仍是未知數,就算縮小了,第二次懷孕仍然可能再次引起流產。【查看完整內容】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婦產科副主任醫師,2003年博士畢業于香港大學醫學院婦產科。擅長婦科內分泌疾病,多囊卵巢綜合征、月經紊亂、子宮肌瘤、子宮腺肌癥、內膜異位癥、慢性盆腔痛、盆底功能障礙疾病的診斷治療工作,具有豐富的婦產科臨床經驗,尤其對腹腔鏡和宮腔鏡的臨床應用有深刻的認識。在線咨詢洪順家醫生>>
近年來,子宮內膜異位癥的發病率越來越高,已成為婦科常見病。育齡婦女中的發病率為10%。據報道,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中50%的人有明顯痛經,30%合并不孕,嚴重地影響中青年婦女的健康和生活質量。子宮內膜異位癥的發病率為何越來越高,一旦發現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又該如何應對,珠江醫院婦產科王沂峰主任為您一一解答。>>
編輯:余莎
主編:郎成林
監制:鄒蓮
特別鳴謝: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