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子宮內膜異位癥是一種常見的婦科疾病,我們也要重視到它的危害性,在平時身體有不正常的情況的后,一定要及時的檢查。
什么是子宮內膜異位癥
子宮內膜異位癥是指子宮內膜組織出現在子宮體以外的部位,又稱內異癥。異位內膜可侵犯全身任何部位,如臍、膀胱、腎、輸尿管、肺、胸膜、乳腺,甚至手臂、大腿等處,但絕大多數位于盆腔臟器和壁腹膜,以卵巢、宮骶韌帶最常見,其次為子宮及其它臟腹膜、陰道直腸膈等部位。
子宮內膜異位癥是激素依賴性疾病,女性絕經后,異位內膜病灶可逐漸萎縮吸收;妊娠或使用性激素抑制卵巢功能,可暫時阻止疾病發展。
子宮內膜異位癥在臨床表現上有類似惡性腫瘤的特點,如種植、侵襲及遠處轉移等。持續加重的盆腔粘連、疼痛、不孕,是其重要的臨床表現。
子宮內膜異位癥癥狀
1、下腹痛和痛經:疼痛是子宮內膜異位癥的主要癥狀,典型癥狀為繼發性痛經或進行性痛經加重。疼痛部位多出現在下腹、腰骶及盆腔中部,有時會陰部、肛門和大腿處也會出現疼痛,常于月經來潮時出現,并持續至整個經期。少數患者可表現為持續性下腹痛,經期加劇。
2、不孕: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不孕率有40%。引起不孕的原因有:盆腔微環境的改變影響精卵結合及運送,免疫功能異常導致抗子宮內膜抗體增加并破壞子宮內膜正常代謝及生理功能,卵巢功能異常導致排卵障礙和黃體形成不良等。中、重度患者可因卵巢、輸卵管周圍粘連而影響受精卵運輸。
3、性交不適:多見于直腸子宮陷凹有異位病灶或因局部粘連使子宮后傾固定者。性交時碰撞或子宮收縮上提而引起疼痛,一般表現為深部性交痛,月經來潮前性交痛最明顯。
4、月經異常:15%-30%的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有月經量多、經期延長、月經淋漓不盡或經前期點滴出血的情況。可能與卵巢實質病變、無排卵、黃體功能不足或合并有子宮腺肌病和子宮肌瘤有關。
子宮內膜異位癥判斷
1、性交疼痛。
2、異位癥出血及疼痛。
3、溢乳及黃體功能不全。
4、原發或繼發性不孕。
5、腸功能改變:便秘或腹瀉,里急后重排便痛便血。
6、泌尿系統癥狀:尿頻尿急尿痛甚至血尿。
7、繼發性痛經進行性加劇:痛經為周期性,發生在經前、經時及經后l~2天。
8、慢性盆腔痛:不是周期性、非特異性的疼痛,但疼痛干擾患者,需服止痛藥。
9、月經異常:周期縮短,經期延長,經前2~3天有點滴出血。
子宮內膜異位癥檢查
1、X線檢查:可做單獨盆腔充氣造影盆腔充氣造影及子宮輸卵管碘油造影和單獨子宮輸卵管造影。多數內異癥患者有內生殖器官的粘連及與腸曲粘連。異位內膜最易種植于子宮直腸陷凹故粘連的內生殖器易發生于子宮直腸陷凹,使之變淺,尤其在盆腔充氣造影側位片顯示更明顯輸卵管卵巢可形成粘連團塊,在充拍片或在充氣造影顯示更清楚。碘油子宮輸卵管造影可保持通暢或通而欠暢往往24小時復查片中可見碘油因粘連而涂抹不佳呈小團塊狀或粗細不等的點狀似雪花樣表現。結合排除其他不孕原因及具有痛經等病史,可有助于診斷子宮內膜異位癥。
2、免疫學檢查:專家指出,近年來很多研究認為子宮內膜癥的發病與免疫有關,在細胞免疫缺陷的女性,內膜碎片可種植于腹膜以致發生內異癥。
3、腹腔鏡:為診斷子宮內膜異位癥的有效方法,鏡檢所見最新鮮的種植灶呈黃色小水泡;生物活性最強的為大焰狀出血灶;多數散在病灶融合成咖啡色斑塊,并向深部植入;骶韌帶增粗、硬化縮短;盆底腹膜疤痕形成,使子宮直腸窩變淺
4、B超:內膜樣囊腫聲象圖呈顆粒狀細小回聲如囊液粘稠,內部漂浮有內膜碎片時,易與畸胎瘤內脂肪中含有毛發的回聲特點相似即為液內見小細光帶,呈平行虛線狀分布。有時內部見分隔將其分成數個大小不等的囊腔,各個囊腔之間回聲不一致,常與子宮粘連而兩者邊界不清。
(責任編輯:王春蘭 )
子宮內膜異位是是一種常見的婦科疾病,現在的治療原則是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而此病在早期的癥狀不是很明顯,很多都是在檢查時才發現的。下面……詳細>>
夫妻同房本是件美好的事,但在臨床上很多女性在過同房時會出現疼痛,嚴重影響了夫妻正常生活。其中,臨床觀察子宮內膜異位癥是引起女性性交疼痛的……詳細>>
目前患有子宮內膜異位癥的女性朋友越來越多,它給女性朋友們的生活增添了不少的煩惱,使她們身體健康和心靈上面都遭受了嚴重的創傷,下面我們看看……詳細>>
正常子宮內膜生長在子宮腔內,如果這種子宮內膜組織生長在盆腔的其他部位,就形成子宮內膜異位癥。那么子宮內膜異位癥如何診斷呢?下面我們來了解……詳細>>
子宮內膜異位癥的出現,我們一定要重視,它對女性的影響也是不容忽視的,我們在身體有不正常的表現后,需要及時進行檢查。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