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1、輸尿管異位:開口多伴雙腎雙輸尿管畸形。除有正常排尿外,還于陰道、前庭、尿道口等部位見到持續性點滴漏尿或尿液噴濺而出,這種漏尿與增加腹壓無關。IVU可見患側雙腎和雙輸尿管,上腎常有腎積水或發育不全。
2、壓力性尿失禁:是指腹壓突然增加,如咳嗽、打噴嚏、搬重物時,尿液不自主地從尿道口漏出的現象。當尿失禁程度較重,即在行走、站立和臥位時也有尿液溢出時,需與尿瘺進行鑒別。壓力性尿失禁病人檢查時,不能發現瘺孔。在膀胱充盈時增加腹壓,有尿液自尿道口流出;但當示指和中指插入陰道內,于膀胱頸兩側將尿道向上抬舉時,尿流可中止,陰道口無尿液漏出。如陰道口仍有尿液漏出,則為尿瘺。
3、充溢性尿失禁:指膀胱過度膨脹時發生的非隨意性排尿。常繼發于糖尿病性神經病變和脊髓損傷等。病人可無排尿感覺,排尿后膀胱內仍有很多剩余尿。檢查時不能發現陰道內瘺孔及陰道口漏尿。
4、真性尿失禁:由于膀胱頸括約肌和尿道內括約肌功能失調,尿液持續不斷地從尿道口滴出,病人無排尿感覺。膀胱始終處于空虛狀態。此類尿失禁病人檢查時不能發現陰道內瘺孔,壓迫尿道后,無陰道口漏尿。
5、結核性膀胱痙攣:膀胱結核在愈合過程中,膀胱發生攣縮,膀胱容量可小于50ml。因不能有效儲尿而出現嚴重的尿頻和尿失禁癥狀。影像學檢查往往可見到典型的腎結核以及腎、輸尿管積水改變。當向膀胱內注液時,液量僅達幾十毫升,病人即出現痛感或液體從尿道口被迫流出。
(責任編輯:楊綺琴 )
文章關鍵詞:
亞甲藍試驗可以鑒別膀胱陰道瘺或輸尿管陰道瘺,膀胱內注入稀釋的亞甲藍,如陰道內的棉球染成藍色,則提示膀胱陰道瘺;如陰道內棉球未染成藍色,而……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