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乳腺增生癥的病理變化基本上可分為兩大類,第一類是腺病。第二類是囊性病。根據病理形態上的發展過程,所謂腺病又可分為三期,即早期的小葉增生,中期的纖維腺病,晚期的纖維性變。因此,纖維腺病的病理形態較之小葉增生又發展了一步。
病因病機
患者素體虛弱,原有肝腎不足,又兼沖任失調,陽虛痰濕內結,腫塊較韌,經后雖較軟化,但不易完全消失。每有痰塊如丸卵,表面粗糙,附于大塊上,形如纖維腺病。本癥病理特點為主質及間質均增生,結締組織增生更為明顯,小葉分散,融合或形狀不整,小葉內導管輕度擴張、變形或萎縮,有的伴纖維腺瘤樣結節。
臨床表現
一、好發于31~35歲左右的中年婦女,病程往往較長,多在1~2年以上。
二、乳房疼痛較輕,可為經前脹痛,或與月經無關,長期感雙乳隱痛而在月經前加重,或者疼痛并無定時。
三、檢查可捫及較堅韌的腺體,表面不光滑,邊緣不甚清楚,腫塊亦無規律,形狀可不規整,有時伴有纖維腺瘤樣結節,壓痛輕微。
四、患者可有月經紊亂或其他婦科病。
五、纖維腺瘤樣結節需與腺纖維瘤相鑒別,腺纖維腺瘤表面光滑,邊緣清楚,呈囊性感,活動度很大,常在檢查的手指下滑脫。而纖維腺瘤樣結節則表面不光滑,邊緣因附于堅韌腺體上,常不清楚,活動度亦差,質地呈腺體樣堅韌感。
(責任編輯:陳曉 )
文章關鍵詞:
以往稱腺瘤型增生,腺體明顯增生,相互擁擠,出現背靠背現象。腺體結構復雜且不規則,由于腺上皮細胞增生,可向腺腔內呈乳頭狀或向間質內出芽樣生……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