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痛經是月經期和經期前后出現的下腹痛,呈痙攣痛和脹痛,可放射至腰骶部,大腿內側及肛門周圍,嚴重者往往伴隨有怕冷、惡心,嘔吐等癥狀。因此,日常的一些飲食習慣對治療本病有很大的幫助。那么痛經的食療方法有哪些呢?其具體有以下幾種方法:
1、玄胡益母草煮雞蛋
玄胡20克,益母草50克,雞蛋2個。將以上3味加水同煮,待雞蛋熟后去殼,再放回鍋中煮20分鐘左右即可飲湯,吃雞蛋。
功效:具有通經、止痛經、補血、悅色、潤膚美容功效。
2、姜艾薏苡仁粥
干姜、艾葉各10克,薏苡仁30克。將前兩味水煎取汁,將薏苡仁煮粥至八成熟,入藥汁同煮至熟。
功效:具有溫經、化瘀、散寒、除濕及潤膚功效。適用于寒濕凝滯型痛經。
3、益母草香附湯
益母草、香附各100克,雞肉250克,蔥白5根。將蔥白拍爛,與雞肉、益母草、香附加水同煎。飲湯,食雞肉。
功效:適用于痛經,并能光艷皮膚。
4、山楂桂枝紅糖湯
山楂肉15克,桂枝5克,紅糖30-50克。將山楂肉、桂枝裝入瓦煲內,加清水2碗,用文火煎剩1碗時,加入紅糖,調勻,煮沸即可。
功效:具有溫經通脈,化瘀止痛功效。適用于婦女寒性痛經癥及面色無華者。
5、姜棗紅糖水
干姜、大棗、紅糖各30克。將前兩味洗凈,干姜切片,大棗去核,加紅糖煎。喝湯,吃大棗。
功效:具有溫經散寒功效。適用于寒性痛經及黃褐斑。
(責任編輯:蘇雅婷 )
文章關鍵詞:
相比較其他痛經的治療方法,食療的效果是很好的,特別是對于那些工作繁忙的痛經患者是非常有益的。那常見的這種痛經的治療方法有哪些呢?下面就為……詳細>>
痛經是月經期和經期前后出現的下腹痛,呈痙攣痛和脹痛,可放射至腰骶部,大腿內側及肛門周圍,嚴重者往往伴隨有怕冷、惡心,嘔吐等癥狀。因此,日……詳細>>
烏豆蛋酒湯:烏豆(黑豆)60克,雞蛋2個,黃酒或米酒100毫升。將烏豆與雞蛋加水同煮即可。具有調中、下氣、止痛功能。適用于婦女氣血虛弱型……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