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痛經是指女性在經期前后或行經期間出現下腹部痙攣性疼痛,并伴有全身不適(如惡心、嘔吐、大便次數增多等)的一種病癥。該病可分為原發性痛經和繼發性痛經。中醫認為,痛經多由氣滯血淤、寒濕凝滯所致,即所謂的“不通則痛”。治療痛經不能光靠藥物,還應進行按摩治療。下面就推薦一套可治療痛經的按摩操:
第一節 預備式:患者取平臥位,雙目微閉,將呼吸調勻。將右手掌心向下,輕輕地放在下腹部,將左手疊放在右手上。靜臥1~3分鐘。
功效:此節操具有入靜放松、調養精神的功效。
第二節 分摩恥骨:將雙手掌心向下,分別放在恥骨的兩側。然后稍稍用力地按摩恥骨。可連續按摩1分鐘左右。
功效:此節操具有疏通氣血、通經止血的功效。
第三節 團摩臍周:將右手掌心向下放在肚臍上,將左手疊放在右手上。然后按順時針的方向繞肚臍按摩,可連續按摩1分鐘左右,以臍周有發熱感為宜。
功效:此節操具有溫經散寒、調理氣血的功效。
第四節 按揉關元穴:將左手的拇指伸出,讓其余四指握半拳。然后用左手拇指的指尖稍稍用力地按揉關元穴(臍下三寸處),可連續按揉1分鐘左右。
功效:此節操具有溫養肝腎、養血止痛的功效。
第五節 按揉中脘穴:將左手掌心向下放在肚臍上方的中脘穴上(臍上四寸,肚臍與胸骨劍突連線的中點處),將右手疊放在左手上。然后適當用力地按揉中脘穴,可連續按揉1分鐘左右。
功效:此節操具有疏肝和胃、止痛止吐的功效。
患者在做完前五節操后,可坐起休息30秒左右,然后取坐位做后五節操
第六節 摩擦腰骶部:將雙手分別放在腰部的兩側(雙掌對著雙腎),然后稍稍用力地摩擦腰骶部,可連續摩擦1分鐘左右,以腰部皮膚有發熱感為宜。
功效:此節操具有補腎溫經、和血止痛的功效。
第七節 按壓足三里穴:將雙手的拇指分別放在同側的足三里穴上(外膝眼下3寸,脛骨外緣約1寸處),然后稍稍用力地按壓足三里穴,可連續按壓1分鐘左右。
功效:此節操具有調和脾胃、行氣鎮痛的功效。
第八節 按揉三陰交穴:將雙手的拇指分別放在同側的三陰交穴上(內踝尖直上3寸處),然后稍稍用力地按壓三陰交穴,可連續按壓1分鐘左右。
功效:此節操具有鎮靜安神、調經止痛的功效。
第九節 掐按合谷穴:用左手的拇指和食指稍稍用力地掐按右手的合谷穴(虎口處),可連續掐按1分鐘左右,然后照此方法用右手掐按左手的合谷穴。
功效:此節操具有寧心通絡、解痙止痛的功效。
第十節按揉陽陵泉穴和陰陵泉穴:將雙手的拇指分別放在右腿的陽陵泉穴(腓骨小頭前下方的凹陷處)和陰陵泉穴(膝內側脛骨結節下方的凹陷處,與陽陵泉穴相對)上。然后稍稍用力地按揉陽陵泉穴和陰陵泉穴,可連續按揉1分鐘左右。然后照此方法按揉左腿的陽陵泉穴和陰陵泉穴。
功效:此節操具有疏肝理氣、調經止痛的功效。
需要注意的是,此套按摩操對原發性痛經的治療效果較好,但對繼發性痛經的治療效果較差。原發性痛經患者可在每次月經到來前的一周開始做此按摩操,每隔一天做一次(至月經到來時共做3次)。按摩時的手法要柔和,切忌使用重手法。
(責任編輯:陳曉 )
文章關鍵詞:
“太沖脈盛,月事以時下”,太沖是肝經上最重要的穴位,對女性月經不調也很有效,此穴按摩可舒緩女性因肝郁氣滯引起的痛經,從而達到柔肝止痛的功……詳細>>
痛經使女性痛苦不堪,那么有什么辦法可以輕松解決痛經呢?詳細>>
穴位按摩是我國中醫的一種,同時對于很對人也是最簡單最有效的治療方法,下面介紹幾種按摩方法。詳細>>
痛經的出現,在我們日常的生活當中也特別普遍,對女性來說也是特別痛苦的事情,我們要注意根據自己的情況進行合理的治療,長期堅持穴位按摩有很好……詳細>>
中醫按摩對治療痛經有很好的療效。自我按摩對痛經的治療,一般多主張在經前5~7天開始治療,月經來潮后停止,待下次月經來潮前再施手法治療。按……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