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痛經是指月經行經期或前后,發生腹痛或腰痛,以致影響生活、工作的一種病證。痛經病人經過詳細檢查,未發現盆腔臟器有明顯異常者,不妨試試中醫外治法。
刮痧療法
主要刮拭大椎、肩井、大杼、膏盲,配刮關元至中極、地機至三陰交各5次。肝郁加刮太沖經穴部位,氣血虛加刮足三里、命門經穴部位。腎虛輕刮足三里、命門經穴部位3分鐘。
外敷療法
丁香、吳茱萸、細辛、延胡、乳香各等分,研末和勻,以適量益母草膏調成軟膏。取麥粒大小藥膏,置于2×2厘米大小的膠布上,貼于關元穴,1~2日換一次。在月經周期前5天開始治療。經行3日后取去。在敷貼的同時,加溫針灸雙側三陰交。對寒濕凝滯者另加足三里;肝郁氣滯者加太沖;氣血虛弱者加血海,均平補平瀉,留針20分鐘,每2天針灸一次。治療1~4個月經周期。
填臍法
云南白藥適量,白酒調為稀糊狀,填于肚臍處,外用膠布固定,并可用熱水袋熱熨肚臍處,每日2~3次,每次10~15分鐘,藥糊每日一換,連續3~5天。
足浴療法
雞血藤、香附、乳香、沒藥、夏枯草各20克,加水2000毫升煮沸,浸浴雙足,每次15~20分鐘,每日1次,連用3~5天。
(責任編輯:陳曉 )
文章關鍵詞:
婦女在行經前后,或正值經期,小腹及腰部疼痛,常可伴面色蒼白,頭面冷汗淋漓,手足發冷,泛惡欲吐等癥狀,稱為痛經,亦稱經行腹痛。詳細>>
婦女在行經前后,或正值經期,小腹及腰部疼痛,??砂槊嫔n白,頭面冷汗淋漓,手足發冷,泛惡欲吐等癥狀,稱為痛經,亦稱經行腹痛。中醫認為,痛……詳細>>
急性乳腺炎是乳房疾病中的常見病,屬中醫的“乳癰范疇,臨床以乳房局部結塊,紅、腫、熱、痛,并有惡寒發熱為特征。絕大多數發生于產后哺乳期,以……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