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經常遇到年輕的女人學生在月經來潮前后或經期中出現下腹部疼痛或伴腰骸部疼痛及其它不適,重者疼痛難忍,甚至而色蒼自、手足厥冷等癥狀,影響學習、工作和生活,這種疼痛隨著月經周期而發作,稱為痛經。痛經人多數在經前1-2天或月經來潮的第一天開始,于月經期中逐漸減輕,以致消失,偶爾也有延續到經期后或于經期后出現。
痛經時的疼痛部位多在下腹部,有時也能放射到后腰部、外陰、肛門及其他部位,也可伴有頭痛、嘔吐、精神不振、煩躁及膀膚直腸激惹等癥狀,患者非常痛苦。對于痛經病人,首先應明確痛經的性質并追索痛經的基本原因,按其發生原因及出現的時間,可分原發及繼發兩種,前者系指盆腔不伴有器質性病變者,常見于初潮6-12個月內或排卵周期建立時,亦稱為,“功能性痛經”。后者多指繼發于生殖器器質性病變而致的痛經,如子宮內膜異位、子宮肌腺病、盆腔炎等。
治療痛經主要目的是減輕或消除疼痛,使患者能不因痛經而影響其學習、工作或生活。
一般治療
作為醫師應幫助病人分析痛經原因,并給予精神安慰和鼓勵,使之消除恐懼、憂慮及精神負擔,注意經期衛生及飲食起居,避免經期精神緊張或過度勞累,適當注意休息。
藥物治療
如痛經不能忍受,可適當服用一些鎮靜、比痛抗痙孿藥物,如安定片、舒樂安定片、顛茄、阿托品、索密痛片等,也可服些中成藥如益母草膏、當歸丸等加強子宮收縮及活血作用,如患者疼痛劇烈,服藥見效太慢,可以肌注安痛定針劑。在多年門診中,肌注安痛定2 ml后10-30 min往往能見效。
在藥物治療中,曾有學者應用內分泌藥物來治療痛經:用雌激素stilbestrol每日3-5 mg或睪丸素,口服19-nortestosterone每日10 mg,可以抑制患者的排卵,獲得預防痛經的效果。服用時間自月經第4-5天開始,到第25日為止。也有在經前期給予小量的孕酮制劑以減少因子宮痙孿性收縮而致的痛經。對子宮發育欠佳的痛經患者,可采用小量雌激素以促進發育。
物理治療
熱水灌洗陰道(僅用于已婚者)、超短波透熱電療、氣功按摩、體育及姿勢療法,如用得適時、恰當,均能起到一定的止痛作用。
手術治療
手術治療包括擴張宮頸及刮宮術、將藥物注入宮須旁神經節阻斷神經沖動的傳導、骶前神經截除術,這些均有創傷性及易發生不良影響及后果,極少使用。
針灸治療
功能性痛經(即原發性痛經)、子宮過度前傾和后傾、子宮頸管狹窄、子宮內膜增厚、盆腔炎、子宮內膜異位等病變所引起的痛經均可用針灸治療。從中醫學角度,本病的主要機理是氣血運行不暢,不通則痛。氣為血之師,氣行血行,氣滯血瘀,血不能隨氣流通。另外,也可因久居潮濕之地,經期淋雨、游泳或飲生冷,以致寒濕之邪客于胞宮,寒凝而痛。針灸是祖國醫學寶庫,通過穴位的刺激可起到理氣調經、通經止痛作用。往往進針后不久,患者就感到疼痛緩解,待30 min取針時,幾乎所有病人均感到舒服不痛了。痛經的針灸治療也應根據患者病因及體質,辨證應用不同穴位,以下分類法較簡單實用:
1)氣滯血疲,經血色暗,小腹垂脹痛,舌質暗或有疲點,局部血粘度高,針灸治療加強祛疲活血作用,選穴:血海、三陰交。
2)肝腎陰虛,而色慘自,便ilk,舌淡脈細,子宮肌張力不足,經血儲留,氣虛不能行血。針灸治療益氣行血,選穴:足三里、三陰交。
3)寒凝氣滯,畏寒少腹冷,按之痛甚,重則連及腰脊,得熱痛減,經水量少,色黯,常伴有血塊,舌淡苔自,脈弦證象。針灸治療溫寒利濕、通經比痛。上述一型穴位外加中極或關元。
從西醫水平,作一個簡單辨證施治,對痛經病人進行針灸治療并不難,效果極佳。
(責任編輯:陳曉 )
文章關鍵詞:
新媽媽在坐月子期間,由于孕期營養的需要有傳統觀念,進食大量的補品,這些食物一般都含有太多熱量,攝取過多的熱量和脂肪對新媽媽是沒有益處的,……詳細>>
剖腹產因為可以避免宮縮陣痛而被很多年輕的準媽媽們推崇,而且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剖腹產的刀口處理有了很大變化,現在的疤痕已經非常平整,并且……詳細>>
很多女性都深受痛經困擾。嚴重時,面色蒼白、惡心、腹痛難忍,工作、學習、生活都受到嚴重影響。統計發現,少女的原發性痛經占75%,90%的女……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