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痛經,或稱為經期疼痛,是婦科病人最常見的癥狀之一。許多婦女在經期有輕度不適,不過痛經是指經期的疼痛影響了正常的活動,并且需要藥物治療。周期性的經期疼痛是常見的并且發生于大多數月經周期。痛經常為絞痛并伴有下背部痛、惡心、嘔吐、頭痛或腹瀉。
痛經可分為原發性痛經和繼發性痛經。原發性痛經是周期性月經期痛但沒有器質性疾病,而繼發性痛經常見于內異癥、肌瘤、盆腔炎癥性疾病、子宮腺肌病、子宮內膜息肉和月經流出道梗阻。因此,繼發性痛經常伴有其他婦科癥狀,如性交困難、排尿困難、異常出血、子宮肌瘤或不孕。
原發性痛經與繼發性痛經相比,更常在月經來潮后即開始。而疼痛的特點沒有什么不同,原發性痛經的診斷只有在排除了器質性病變后才可做出。本章重點闡述原發性痛經。
原發性痛經最常見于20-30多歲女性,然后隨著年齡的增長發生率逐漸下降,而繼發性痛經逐漸增多。最近的世界性的總數報導痛經的發生率約為17-80%。由于定義的不同和調查方法的不同,使我們很難得出痛經真正的發生率。除非痛經的癥狀影響到生活質量,否則女性不會去看醫生。
(責任編輯:陳曉 )
文章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