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卵巢的主要功能是維持女性雌激素水平,除了完成生育,卵巢還有內分泌的作用。一個正常的婦女,即使到了更年期,在絕經后的十年內,卵巢依然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這段時間內,雖然雌激素水平比絕經前有所下降,但依然可以分泌一定量雌激素,以保護女性的心血管健康,減少心血管疾病風險,同時也能減緩骨質流失,延遲骨質疏松的發生,一定程度上保障女性“性福”,避免各種更年期癥狀的突然加重。
與卵巢的大作用似乎“不般配”,它的體積很小,成人卵巢約4×3×1厘米,絕經后逐漸縮小,但卻是腫瘤最易發生的器官,可發生于任何年齡。
警惕卵巢癌的早期癥狀
卵巢深居于盆腔,在子宮兩側,一般不易被發現,出現明顯癥狀時多已轉移擴散,5年生存率只有30%—40%。“卵巢癌三聯征”,是容易被忽略的早期癥狀:
年齡:卵巢上皮癌多發生在40歲以上,此時如出現不適要格外警惕。
腹部不適感:包括消化不良、腹部發脹、褲腰變緊,尤其在進食后腸胃脹氣。約2/3卵巢癌患者合并有腹水,肥胖婦女更常被誤認為是脂肪增多而忽略癌癥癥狀。
卵巢功能障礙:月經量增多或紊亂。
一旦疑為卵巢惡性腫瘤,治療首先原則是手術為主外加化療的綜合治療。化學藥物是主要的輔助治療,卵巢惡性腫瘤對化療較敏感,即使已廣泛轉移也能取得一定療效。放射治療則是手術和化療的輔助治療。隨著對卵巢腫瘤分子生物學特性的深入認識,以及手術、放化療水平的不斷提高,早期卵巢惡性腫瘤患者的存活率逐漸上升,早期病例的5年生存率可達90%以上。
30歲以上女性應每年查婦科
卵巢癌大多沒有什么明顯的初期跡象,一般只能通過檢查發現端倪。目前卵巢癌預防難度較大,但若能積極采取下述措施,會有所裨益。
高危因素的預防:大力開展宣教,增加高蛋白、富含維生素A的飲食,避免高膽固醇食物。
開展普查普治:30歲以上女性每年應進行婦科檢查,高危人群最好每半年檢查一次,以排除卵巢腫瘤。
早期發現及早處理:卵巢實性腫瘤或囊腫直徑大于5厘米者,應及時手術切除。青春期前、絕經后或生育年齡口服避孕藥的女性,若發現卵巢腫大,應考慮為卵巢腫瘤。盆腔腫塊診斷不清或治療無效者,應及早行腹腔鏡檢查或剖腹探查。凡乳癌、胃腸癌等患者,治療后應嚴密隨訪,定期進行婦科檢查。
不孕婦女更易患卵巢癌
統計資料說明,隨著妊娠次數增多,育齡女性發生卵巢癌的機會逐漸降低,而不孕婦女更易患卵巢癌。因為妊娠期間卵巢停止排卵,產后哺乳期卵巢一般也不排卵,故一次生育可讓卵巢休息養護一年有余。
卵巢癌可發生于女性任何年齡。宮頸癌、子宮內膜癌和卵巢癌并稱“婦科三癌”。卵巢癌發病率位居第三,其病死率比宮頸癌和子宮內膜癌都高,對生命威脅最大。
其實,卵巢癌可發生于女性任何年齡。宮頸癌、子宮內膜癌和卵巢癌并稱“婦科三癌”。卵巢癌發病率位居第三,其病死率比宮頸癌和子宮內膜癌都高,對生命威脅最大。由于卵巢位于盆腔深部,小若橄欖,隱藏不露,早期無癥狀,不像宮頸癌檢查方便,更不像乳房癌那樣可以自查,不易開展普查,因此不易發現。一旦出現癥狀到醫院就診時多屬晚期。
再者,卵巢癌患者約20%有家族史。假設一位沒有卵巢癌家族史的婦女,其一生患卵巢癌的危險為1.4%,那么有一個一級親屬(父母、兄弟姐妹、子女)患有此病者,其危險便增至5%;若有一個一級親屬患遺傳性卵巢癌綜合癥,其患卵巢癌的危險則高達50%。
統計資料說明,隨著妊娠次數增多,育齡女性發生卵巢癌的機會逐漸降低,而不孕婦女更易患卵巢癌。因為妊娠期間卵巢停止排卵,產后哺乳期卵巢一般也不排卵,故一次生育可讓卵巢休息養護一年有余。再說,長期獨身也會導致內分泌失調,讓卵巢癌有機可乘。我們在此提醒廣大女同胞,當有以下3種情況時,務請引起重視,及早就醫:(1)40歲以上;(2)曾有較長時間卵巢功能障礙,如月經過多、經前緊張綜合征、乳房脹痛、多次自然流產、不育及過早絕經等;(3)較長時間原因不明的食欲不振、腹脹和腹痛癥狀。
(責任編輯:吳燕 )
文章關鍵詞:
卵巢癌可發生于任何年齡段詳細>>
卵巢的主要功能是維持女性雌激素水平,除了完成生育,卵巢還有內分泌的作用。一個正常的婦女,即使到了更年期,在絕經后的十年內,卵巢依然有著非……詳細>>
卵巢癌是發生于卵巢組織的惡性腫瘤,占所有婦科惡性腫瘤的15%左右。卵巢惡性腫瘤的發病率在女性常見惡性腫瘤中所占的百分率為2.4-5.6%……詳細>>
卵巢癌對于女性來說是最可怕的事情,那是她們孕育生命的地方,主宰著女性活力的源泉,是什么導致卵巢癌呢?詳細>>
多吃某些蔬菜,可以對預防女性卵巢癌起到輔助作用,并增加已患癌癥者的存活率。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