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期體檢是健康投資 防癌可加檢腫瘤標志物
年底普遍是體檢旺季,許多企事業單位都將體檢作為員工福利安排在歲末。為事業、家庭、生活終日忙碌的現代人——你今年體檢了嗎?近日,家庭醫生在線與聯合HCR(慧聰研究)聯合進行了一項《體檢行為和態度網上調查》發現,只有60.67%參與調查者在過去一年內曾做體檢,17.34%上次體檢的時間在兩年以上,19.1%(近1/5)認為自己年輕身體好,不需頻繁體檢。
表1:只有60%左右的被訪者在過去一年中做過體檢;被訪人群中有近1/5的被訪者在最近2年中沒有進行過體檢;6%的人從來沒有體檢過
年輕身體好,不用體檢?
此次調查參與者77.03%年齡在18至45歲之間,以中青年人群為主。家庭醫生在線醫學委員會專家指出,許多年輕人認為自己身體健康,因此不需要進行體檢。事實上,主觀感覺沒有疾病并不可靠,沒有明顯的不舒服,不等于健康,如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肝炎等許多疾病早期癥狀都具有隱匿性,常表現為沒有癥狀或癥狀輕微,而定期體檢才是早期發現這些疾病的有效措施。近年來,過去以老年人為主體的高血壓、冠心病、骨質疏松等多種疾病日趨年輕化,年輕人也應重視定期體檢,以便及時發現血脂異常、高血糖、高尿酸血癥等不易察覺的疾病因素,以便在醫生指導下采取健康生活方式及早干預治療。
對于為什么倡導普通人群一年體檢一次的問題,家庭醫生在線醫學委員會專家指出,身體是一個動態系統,每天都在不停地發生著細微的變化,一次體檢的結果并不具有長期的意義,況且人體的健康會隨著時間、年齡、生活習慣及工作壓力而改變,堅持定期體檢,目的就在于及時發現,治療疾病。
癌癥高危人群可加檢腫瘤標志物
調查展示,81.38%參與者均檢測了血壓,血糖和血脂項目,是體檢中最多人檢測的項目,13.32%還檢查了腫瘤標記物檢測。家庭醫生在線醫學委員會專家指出,超1成參與者進行了腫瘤標記物檢測,反映了大眾防癌體檢意識的增強。常規體檢,通常都是安排基礎的檢查項目,比如內科、外科、血常規、尿常規、胸片等,并不等于早期查癌,目前臨床上,比較簡便易行的防癌檢查是血清學防癌檢查,即腫瘤標志物檢測,腫瘤標志物是人體內產生的一些特殊物質,它在腫瘤患者體內含量明顯超過正常人,通過血清或血漿測定其含量,就可為癌癥的早期診斷提供依據,這一項檢查比較簡單,抽2毫升靜脈血即可。中山六院影像檢驗中心與家庭醫生在線健康管理中心合作推出的“腫瘤排查套餐”,就包含了腫瘤標記物檢測等項目。檢測腫瘤標志物對于惡性腫瘤高危人群的普查很有意義,特別是那些有腫瘤家族史、肝硬化、大量吸煙和飲酒等不良生活習慣者,腫瘤發生率較高,最好定期進行腫瘤標志物的檢測。肝硬化、慢性乙肝/丙肝患者可檢測甲胎蛋白(AFP);男性大于50歲的前列腺腺瘤患者可檢測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SA);胃病患者可篩查胃蛋白酶原(PeP)等。
表2:近2/3體檢者的體檢費用是由個人承擔的
此外,調查還發現,53.29%參與者均是由自己或家人支付上次體檢費用的,有需要自己聯系和承擔花費就不體檢想法的僅5.14%,可見絕大部分參與者都愿意為體檢支出費用。家庭醫生在線醫學委員會專家表示,每年進行一次全面體檢是一種有效的健康投資方式,這將降低醫療費用,減輕社會、家庭的經濟負擔。大眾還可根據自己的年齡、職業與身體狀況,選擇個性化的體檢套餐,如上述癌癥高危人群加檢“腫瘤標記物檢測”等等,達到更好的疾病預防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