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惜健康 切勿貪杯
近日,家庭醫生在線調查頻道進行了一項《飲酒健康調查》的網上調查,這項調查共有2804名網友參加,其中男性占88.84%,女性占11.16%。0.47%參與調查者年齡在18歲以下,6.05%參與調查者年齡在19-29歲之間,19.53%參與調查者年齡在30-39歲之間,36.28%參與調查者年齡在40-49歲之間,37.67%參與調查者年齡在50歲以上。
調查結果表明,網友經常飲酒種類,以“白酒”占最高比列,達到68.84%;其中“啤酒”的選項占了29.77%,“葡萄酒”占了17.67%,“保健酒”占了8.37%,而“洋酒”占了3.26%。由此可見,餐桌上還是以白酒為主。
調查結果表明,15.35%的人每天飲酒2-3次,37.67%每天飲酒1次,13.39%每周飲酒4-5次,12.09%每周飲酒1次,8.84%每月飲酒2-3次,而另有12.09%的人表示不固定或很少飲酒。由此看出,網友飲酒頻次較高,每天飲酒2-3次、每天飲酒1次、每周飲酒4-5次占比例較大。
家庭醫生在線專家委員會專家指出,單次飲酒后應間隔4小時以上方可再次飲酒。如須飲酒,應少量多次,不可暴飲和酗酒。如有固定的飲酒習慣,每日飲酒次數最高不應超過2次,白酒每次不宜超過50毫升,啤酒不宜超過300毫升。另外,為避免長期飲酒形成對酒精的依賴,每周至少應有兩天不喝酒。即使通過持續飲用保健酒來達到養生的目的,也應遵守上述原則。
調查結果表明,59.53%的人選擇在朋友同事聚餐時喝酒,53.49%選擇在家里時喝酒,13.95%選擇在婚宴壽宴等正式宴會時喝酒,13.49%選擇在宴請客戶領導時喝酒,而另有6.51%選擇在酒吧等娛樂場所時喝酒。這表明,網友的飲酒方式主要是人際導向型,其中以朋友同事聚餐喝酒次數最多。
調查結果表明,飲酒的主要原因,以“習慣性飲酒,飲酒成性”占最大比例,達到23.72%;其中“享受飲酒的樂趣”的選項占了21.86%,“迫于社交應酬”占18.14%,“飲酒可增進朋友之間的感情”占了18.14%,“飲酒對身體有好處”占了10.70%,而“釋放壓力,發泄情緒”占了7.44%。
專家表示,健康人少量飲酒對健康無害,但飲酒過量發展成酗酒,產生酒癮,便會發生強迫性飲酒行為,成為酒精依賴者。酒精依賴會導致工作能力下降,記憶力下降、情緒不穩定、情感遲鈍,使自身健康乃至工作、家庭都受到嚴重影響。
調查結果表明,最近一年因喝酒導致喝醉或嘔吐等不適現象,53.49%的人表示沒有,37.12%表示發生1-5次,5.12%表示發生6-10次,而另有4.19%的人表示發生過20次以上。由此可見,參與調查者因喝酒發生不適現象較為普遍,這一定程度上表明,飲酒人群對自己飲酒控制狀況并不理性。
專家表示,酒后嘔吐是胃對人體的一種保護性反射,嘔吐后可減少人體對酒精的吸收,減少對肝臟的損害。嘔吐后要及時清除其口腔內的嘔吐物,防止進入氣管,導致窒息或者肺部感染。
調查結果表明,80.93%的人表示了解過度飲酒的危害,而另有19.07%的人表示不了解。
專家指出,單次飲酒過量可引起急性酒精中毒,長期大量飲酒可引起慢性酒精中毒。另外,過度飲酒會導致大腦萎縮,對記憶力、注意力、判斷力、機能及情緒反應都有嚴重傷害。過度飲酒還可導致食道炎、急慢性胃炎、胃潰瘍、心肌病、動脈硬化、肝硬化、冠心病、高血壓等。此外,酒精會使男性出現精子質量下降;對于妊娠期的婦女,即使是少量的酒精,也可導致精子和卵子的基因突變,產生“胎兒酒精綜合癥”。
最后,專家提醒,適量飲酒對身體具有保健養生之效。飲酒要適度、適時、適量,不可飲之過度,否則對身體會產生許多有害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