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島細胞增生的預防 防重于治
胰島細胞增生是什么?胰島細胞增生的預防方法有哪些?其實胰島細胞增生可分為彌漫性增生和腺瘤樣增生(微腺瘤)。其臨床特點為功能性分泌過量胰島素致空腹低血糖及多次低血糖發作而致的中樞神經損害,為臨床所見低血糖綜合征中的主要病因。下面跟著小編一起去了解一下胰島細胞增生的預防方法有哪些吧!
胰島細胞增生的預防方法:
1。對于低血糖癥必須做到“防重于治”,并且預防低血糖發作是治療糖尿病低血糖最佳治療措施。在低血糖預防中應該注意做到以下幾點:
①合理使用胰島素和口服降糖藥
②生活規律,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③注意適量運動
④自我血糖監測能夠明顯減少低血糖的發生率
⑤糖尿病患者外出時應注意隨身攜帶食物和急救卡片
⑥警惕夜間低血糖
夜間低血糖的癥狀:
①噩夢
②出汗,汗濕衣服
③晨起頭痛
④晨起乏力
夜間發生低血糖往往是非常危險的,有的甚至會因為低血糖而在睡夢中失去生命。懷疑有夜間低血糖存在時,應該在次日午夜2~3點檢測血糖。證實低血糖后可做以下處理:睡前少量加餐或調整晚間胰島素劑量。
2。低血糖癥在臨床上比較常見,而低血糖是可以預防的。低血糖發作對人體身心健康,尤其對中樞神經系統可造成損傷,甚至死亡。因此積極預防尤為重要。由于低血糖癥病因的多樣性和復雜性,因而預防措施千差萬別。
①臨床上以藥物性低血糖多見糖尿病病人以胰島素、磺脲類藥物治療者,尤其對于肝、腎功能不全的患者,在治療過程中,胰島素、磺脲類藥物應逐漸加量,避免加量過快。注射胰島素或口服降糖藥后按時進餐。亦應避免運動強度過大。同時密切監測血糖,尤其是接受強化胰島素治療期。糖尿病病人及家屬應熟知此反應,早期預防、早期發現和早期處理。注意Somogyi現象,以免發生胰島素劑量調節上的錯誤。
②對老年人用降糖藥劑量需謹慎對長效磺酰脲類,尤其是格列本脲在應用時更應慎重。低血糖早期癥狀不明顯,當一旦發生,癥狀很嚴重,應立即靜脈輸注葡萄糖,至少密切觀察72小時,并不斷監測血糖濃度。及時調整治療。
③使用磺脲類藥物治療時可能與其他藥物發生相互作用一些藥物例如水楊酸制劑、磺胺藥、保泰松、氯霉素、胍乙定、利血平等,可通過減弱葡萄糖異生、降低磺脲與血漿蛋白結合、降低藥物在肝的代謝和腎的排泄等機制,增強磺脲類藥物的降糖效應。因此,在使用增強磺脲類藥物治療時應予注意,以免出現低血糖癥。
④對懷疑B細胞瘤者,應盡早進行饑餓實驗和運動實驗誘發,測定血漿胰島素-C肽濃度,并進行B超、CT等影像學檢查。以便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手術治療。可預防低血糖癥的發作。
⑤對特發性功能性低血糖癥病人說明疾病的本質,給予精神分析和安慰工作。鼓勵病人進行體育鍛煉。飲食結構適當提高蛋白、脂肪含量,減少糖量,小量多餐,進較干食物,避免饑餓。此外,在食物中加入纖維(非吸收性碳水化合物如果膠)有一定幫助。也可試用小劑量的抗焦慮安定藥如地西泮(diazepam)等。
⑥因乙醇可阻礙肝糖異生并促進胰島素分泌,常在進食很少而過度飲酒后8~12h發生,所以要避免大量飲酒,尤其是進食較少者。由于攝入果糖、半乳糖或亮氨酸激發的低血糖癥,預防方法是限制或阻止這些物質的攝入。
⑦對胃大部切除、胃-空腸吻合、伴有或不伴有迷走神經切除的幽門成形術者,進食后食物迅速進入小腸,結果導致食物的迅速吸收,促進胰島素過早分泌,引起低血糖。因此應避免進流質及快速進食。應多次、少量高蛋白、低碳水化合物飲食。
⑧Addison病、腺垂體功能低減、甲狀腺功能減退者對胰島素、口服降糖藥特別敏感,易致低血糖癥,應特別注意。
(責任編輯:付子顏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新生兒照藍光有哪些注意事項?
2024-10-24奧美拉唑腸溶片可否長期服用及后果
2024-10-24過一周左右開始便秘,如何改善?
2024-10-24喝強骨生血口服液會導致反胃惡心嗎?非
2024-10-24蕁麻疹總因食物過敏復發,如何應對?
2024-10-24炎立消膠囊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2024-10-24增生胃炎消化不良能吃乳酸菌素片嗎
2024-10-2432 歲舌苔厚白口臭大便異常多汗怕熱
2024-10-24
熱門文章
幽門螺桿菌的克星,詳解治療方案與效果
2024-10-18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有什么區別?
2024-10-11中藥幽門螺旋桿菌 它的效果是怎么樣的呢?
2024-10-09幽門螺旋桿菌什么意思 應該怎樣去預防它的感染呢?
2024-10-08切脾手術后遺癥:預防與應對策略
2024-09-26治療幽門螺旋桿菌 應該怎樣去治療呢?
2024-09-18食道炎患者必看,快速康復的藥物選擇
2024-09-13八旬老人罹患胃底巨大腫物 內鏡微創手術成功剝離
2024-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