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島細胞增生的檢查 檢查分幾種
胰島細胞增生是什么?胰島細胞增生的檢查有哪些?其實胰島細胞增生可分為彌漫性增生和腺瘤樣增生(微腺瘤)。其臨床特點為功能性分泌過量胰島素致空腹低血糖及多次低血糖發作而致的中樞神經損害,為臨床所見低血糖綜合征中的主要病因。下面跟著小編一起去了解一下胰島細胞增生的檢查有哪些吧!
胰島細胞增生的檢查:
診斷檢查:
首要檢查
1。一般實驗室檢查
(1)血糖測定:臨床上一般用靜脈血漿葡萄糖濃度表示血糖濃度。血糖測定是胰島細胞增生診斷最基本的檢查,多于空腹或低血糖發作時測定,其中癥狀發作時是血糖測定的最佳時機。
(2)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本試驗主要價值在于鑒別各種原因的低血糖癥。
(3)血漿胰島素測定:正常人空腹血漿免疫反應胰島素(IR1)濃度為5~10mU/L,很少超過30mU/L,胰島細胞增生時血漿中濃度升高。
(4)C肽測定及血漿胰島素原測定:正常人胰島素原/胰島素比值<22%,胰島細胞增生時血漿中胰島素原、C肽及胰島素原/胰島素的比值均有明顯增加。
2。激發試驗
(1)饑餓和運動試驗:患者晚餐后禁食,次晨8時測血糖。如無明顯低血糖,則繼續禁食并密切觀察,每4小時或出現癥狀時測血糖。如仍不出現低血糖,則在禁食后12、24、36、48小時各加做2小時運動,以促進發作。如果禁食72小時仍無發作,則本病的可能性很小。
(2)胰高血糖素試驗:靜脈注射胰高血糖素1mg,50%~75%的胰島素瘤病例在注射后5分鐘血清胰島素水平升至160mU/L以上或者在注射后30、40、60分鐘分別較注射前增加60、40、20mU/L以上。與此同時血糖升高不明顯,試驗完后往往低血糖持續較長時間。
(3)亮氨酸試驗:在30分鐘內靜脈注射亮氨酸200mg/kg,如血葡萄糖降低1.39mmol/L以上,血漿胰島素增加>30mU/L以上,或在30、60、90分鐘時,血漿胰島素分別增加20、15和10mU/L,強烈提示胰島素瘤的診斷。約80%的本病患者呈現對亮氨酸的過度反應。
(4)甲笨磺丁脲(D860)試驗:在2分鐘內靜脈注射D860 1g,以后第1小時內每15分鐘,以及第2、3小時內每30分鐘測血糖和胰島素,并在開始15分鐘內每5分鐘加測血漿胰島素。達到下列三項指標者提示為胰島素瘤:①血漿葡萄糖下降至基礎水平的65%以下或小于1.67mmol/L;②血糖下降至2.22mmol/L以下持續3小時以上(如有低血糖癥則終止此試驗);③血漿胰島素上升,開始15分鐘內增加至I95mU/L或持久升高,30分鐘時較基礎值增加50mU/L,45分鐘增加25mU/L,60分鐘增加15mU/L。
次要檢查
組織病理學檢查 胰島細胞增生的病理改變是胰島細胞增生,鏡下示胰島細胞增生,并見有個別胰島島細胞肥大,伴有輕度淋巴細胞浸潤。胰島中央見有不規則的蛻變區。有經驗的病理醫生可由此判斷有無胰島細胞增生。
檢查注意事項
1。空腹或發作時血糖低于3.33mmol/L(60mg/dl)、臨床上不能排除者,應連續5日以上測定空腹血糖,如多次血糖在2.22mmol/L(40mg/dl)以下時,則診斷的可能性較大。
2。由于胰島素分泌常呈周期性與脈沖性,外周血中峰值和最低值可相差5倍,以致一次測定血漿胰島素可不出現增高;另外,肥胖者、肢端肥大癥、庫欣綜合征、妊娠后期、口服避孕藥者也可出現高胰島素血癥。因此,單純根據血漿胰島素測定不能診斷胰島細胞增生。
3。在兒童病例,亮氨酸試驗不能鑒別胰島細胞增生與胰島素瘤。誤服磺脲類藥物的正常人也可以出現亮氨酸試驗陽性。
4.D860試驗需注意下列幾點:①患者空腹血糖<2.7mmol/L,不應該進行此試驗;②試驗中一旦意識喪失或有低血糖的癥狀發作立即停止試驗,并給予葡萄糖口服或靜脈注射;③靜脈注射D860試驗危險性較大,注射D860以后接上生理鹽水保持輸液通暢,一旦低血糖發作時能及時注入葡萄糖或胰高血糖素。
5。各項影像學檢查均無異常時,應考慮胰島細胞增生的可能。
鑒別診斷:
有心悸、多汗、乏力、饑餓者易誤診為甲狀腺功能亢進;有腱反射亢進癥、病理反射、錐體束征陽性、偏癱者易誤診為腦梗死;有抽搐、定向力障礙、精神錯亂、躁狂、昏迷者易誤診為精神疾患,如癲癇、癔病、低熱、乏力者易誤診為結核病、風濕病及感染;有嘔吐、腹痛、腹瀉易誤診為消化道疾病。
臨床常見的容易誤診為胰島細胞增生和胰島素瘤的疾病及其特點如下。
1。功能性低血糖癥 也稱神經源性低血糖癥,主要見于一些自主神經功能不穩定或焦慮狀態者,是低血糖狀態的常見類型。高糖飲食更容易引起低血糖的發作。進食大量葡萄糖(或蔗糖)后,動靜脈血糖低于空腹血糖,每次發作歷時15~20分鐘或更久,隨后自行恢復。這類功能性低血糖一般病史長、癥狀輕,很少有知覺喪失,血糖很少低于2.2mmol/L,此外血糖值與癥狀往往不一致,有時血糖值低但無癥狀。
2。肝源性低血糖 單純性肝源性低血糖僅在肝組織嚴重破壞時出現,患者多有嚴重肝臟疾患病史及體征,多為空腹低血糖,由饑餓、運動及限制糖類攝入誘發,低血糖發作的頻率和程度隨肝臟疾病的惡化而加重,隨肝臟疾病好轉而減輕。
3。酒精性低血糖癥 患者多有大量飲酒史,尤其是空腹飲酒。發作時也可伴有精神神經等癥狀,低血糖癥狀易為醉酒狀態掩蓋,發生較隱匿。
4。早期糖尿病性反應性低血糖 見于糖尿病早期胰島素抵抗致胰島素分泌代償性增加導致低血糖,多發生于進食后4~5個小時,于下一餐前多發,患者多超重或肥胖,糖尿病家族史陽性。
5。胰外腫瘤性低血糖 常見的有肝癌、腎上腺皮質腫瘤(多為惡性)、支氣管肺癌等,多有胰外腫瘤的癥狀和體征,多為空腹低血糖,有時也可于餐后2~3小時發作,多見于老年人,無性別差異。
6。自身免疫性低血糖 為空腹或餐后晚期低血糖,常為自限性,可同時合并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如Graves病、系統性紅斑狼瘡(SLE)。
7。甲狀腺功能減退癥 由于甲狀腺素分泌減少,葡萄糖在腸道內吸收緩慢,糖原分解也減弱,且腎上腺皮質功能也可稍見低下,空腹血糖可低至3.3mmol/L,但低血糖狀態不嚴重。本病主要以全身乏力、怕冷、皮膚黃而干燥、水腫、毛發脫落、反應遲鈍、便秘,女性患者以月經周期紊亂、貧血等為主要表現,可出現各種甲狀腺功能減退的表現及甲狀腺功能異常。
8。慢性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癥 約半數可出現低血糖癥狀,多發生于空腹、早晨或餐前,有時在餐后1~2小時發生反應性低血糖。由于患者對胰島素敏感,血糖易于下降,同時血糖值3.3mmol/L左右即可發生顯著的癥狀。但本病有特殊色素沉著,以及乏力、體重下降和低血壓。
(責任編輯:付子顏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新生兒照藍光有哪些注意事項?
2024-10-24奧美拉唑腸溶片可否長期服用及后果
2024-10-24過一周左右開始便秘,如何改善?
2024-10-24喝強骨生血口服液會導致反胃惡心嗎?非
2024-10-24蕁麻疹總因食物過敏復發,如何應對?
2024-10-24炎立消膠囊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2024-10-24增生胃炎消化不良能吃乳酸菌素片嗎
2024-10-2432 歲舌苔厚白口臭大便異常多汗怕熱
2024-10-24
熱門文章
幽門螺桿菌的克星,詳解治療方案與效果
2024-10-18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有什么區別?
2024-10-11中藥幽門螺旋桿菌 它的效果是怎么樣的呢?
2024-10-09幽門螺旋桿菌什么意思 應該怎樣去預防它的感染呢?
2024-10-08切脾手術后遺癥:預防與應對策略
2024-09-26治療幽門螺旋桿菌 應該怎樣去治療呢?
2024-09-18食道炎患者必看,快速康復的藥物選擇
2024-09-13八旬老人罹患胃底巨大腫物 內鏡微創手術成功剝離
2024-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