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S的藥物治療方法
IBS是一種以腹痛或腹部不適伴排便習慣改變為特征的功能性腸病,經檢查排除可引起這些癥狀的器質性疾病。
IBS全稱腸易激綜合征,起病隱匿,癥狀反復發作或慢性遷延,病程可長達數年至數十年,但全身健康狀況卻不受影響。精神、飲食等因素常誘使癥狀復發或加重。最主要的臨床表現是腹痛與排便習慣和糞便性狀的改變。
IBS的治療主要是積極尋找并去除促發因素和對癥治療,強調綜合治療和個體化的治療原則。
一般先詳細詢問病史以求發現促發因素,并設法予以去除。告知患者IBS的診斷并詳細解釋疾病的性質,以解除患者顧慮和提高對治療的信心,是治療最重要的一步。教育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飲食上避免誘發癥狀的食物,因各人而異,一般而言宜避免產氣的食物如乳制品、大豆等。高纖維食物有助改善便秘。對失眠、焦慮者可適當給予鎮靜藥。
1.胃腸解痙藥
抗膽堿藥物可作為緩解腹痛的短期對癥治療。匹維溴胺為選擇性作用于胃腸道平滑肌的鈣拈抗藥,對腹痛亦有一定療效且不良反應少,用法為50mg/次,3次/日。
2.止瀉藥
洛哌丁胺或地芬諾酯止瀉效果好,適用于腹瀉癥狀較重者,但不宜長期使用。輕癥者宜使用吸附止瀉藥如蒙脫石、藥用炭等。
3.瀉藥
對便秘型患者酌情使用瀉藥,宜使用作用溫和的輕瀉劑以減少不良反應和藥物依賴性。常用的有滲透性輕瀉劑如聚乙二醇、乳果糖或山梨醇,容積性藥如歐車前制劑和甲基纖維素等也可選用。
4.抗抑郁藥
對腹痛癥狀重,上述治療無效且精神癥狀明顯者可試用。臨床研究表明這類藥物甚至對不伴有明顯精神癥狀者亦有一定療效。用法詳見本章第一節。
5.其他腸道菌群調節藥如雙歧桿菌、乳酸桿菌、酪酸菌等益生菌制劑,可糾正腸道菌群失調,據報道對腹瀉、腹脹有一定療效,但確切臨床療效尚待證實。
經一般治療和藥物治療無效者應考慮予以心理行為治療,如認知治療。這是一種短期心理學治療模式,是以建立個人的正確認知為目的,通過認知教育和行為,糾正患者對疾病曲解的知識,達到正確認知的重建,緩解或消除心理障礙和軀體癥狀。
(責任編輯:張甜甜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飯后肚子痛能吃和胃整腸丸嗎?
2024-10-27女友有時胃脹,能吃天然維生素 C 緩
2024-10-27能否買到氣滯胃痛顆粒和舒肝丸
2024-10-27保濟丸有哪些具體的治療作用?
2024-10-27復方丁香開胃貼哪里能買到?
2024-10-27參芪健胃顆粒效果如何?
2024-10-27龍牡壯骨顆粒相關情況如何?
2024-10-27朋友食物中毒拉肚子,能吃速效止瀉膠囊
2024-10-27
熱門文章
幽門螺桿菌的克星,詳解治療方案與效果
2024-10-18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有什么區別?
2024-10-11中藥幽門螺旋桿菌 它的效果是怎么樣的呢?
2024-10-09幽門螺旋桿菌什么意思 應該怎樣去預防它的感染呢?
2024-10-08切脾手術后遺癥:預防與應對策略
2024-09-26治療幽門螺旋桿菌 應該怎樣去治療呢?
2024-09-18食道炎患者必看,快速康復的藥物選擇
2024-09-13八旬老人罹患胃底巨大腫物 內鏡微創手術成功剝離
2024-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