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寶寶最易患消化道疾病 如何幫助寶寶脫離節后綜合征
春節過后,寶寶最容易患哪些病呢?
消化道疾病
節假日后多發的消化道疾病主要是急性胃炎、急性腸炎、急性胃腸炎、細菌性痢疾和食物中毒。每逢節假日,家長帶著孩子到城中心或外地或者近郊旅游,看到花色、品種繁多的各種小吃都要嘗嘗味道,既有糯米做的、面粉做的,也有大米或雜糧做的,還有甜味、咸味肉餡的,飲食過雜就容易產生消化道疾病。
急性胃腸炎
到了午餐或者晚餐時上餐館,吃的菜肴油水不少,胃里成了各種食物的“保存箱”,不論從容積上,還是品種上都遠遠超過平時,也遠遠超過了胃、腸的消化吸收功能。如果胃“接受”不了這些過量的食物,就會反射性地嘔吐出來,這是胃部的自我保護性措施,因而出現反復嘔吐,這就是急性胃炎的主要癥狀;另外,如果腸道消化、吸收不了,也會采取保護性措施,將消化不了的食物從大便中排泄出去,因而出現反復腹瀉,這也就是急性腸炎的主要癥狀;而如果嘔吐、腹瀉同時發生,則稱為急性胃腸炎。此時如果因為嘔吐和腹瀉而使水分丟失過多,就需要靜脈補充液體及電解質。
細菌性痢疾
如果攝入的食物未煮熟而又被細菌污染,有發熱、腹痛、里急后重、大便有膿血,即發生了細菌性痢疾。在小兒患細菌性痢疾中,有一型稱為“中毒性細菌性痢疾”,即在未排出典型的膿血便之前,先出現的高熱、驚厥、神志昏迷或者四肢冰涼、循環衰竭等,如不及時作出正確診斷、處理則可有生命危險。
食物中毒
如果全家都有胃腸道癥狀,那就要懷疑是否有食物中毒的可能。
胃腸道疾病之后消化道“元氣大傷”,須經半月左右才能恢復正常,因為疾病之后胃腸道黏膜細胞及消化酶要達到正常水平需要時間,所以在恢復階段內,寶寶的食欲仍會不佳,而只能吃些易消化的食物。從營養角度來講,恢復期只能提供平時飯量的70%~80%。
呼吸道疾病
節日期間易發的呼吸道疾病主要是傷風感冒和上呼吸道感染。節假日總要到人多擁擠的場所,空氣污濁,人與人之間的直接或間接接觸都很頻繁,很容易在不知不覺中被傳染疾病。
傷風感冒
即使在人少的公共場所,如公園內空曠的草地上,由于寶寶好動,喜歡蹦蹦跳跳,玩得渾身是汗,一停下來,如果不及時擦干汗液或者更換內衣,濕透的內衣就需要靠體溫來烘干,必然要招致感冒,輕者僅流鼻涕、輕咳等,重者則發熱、頻咳、咽痛、扁桃體炎、支氣管炎,甚至肺炎。所以,在寶寶玩耍之前可以用一塊小方巾靠著皮膚墊于背后,待寶寶流汗后將之抽出,以保持貼身衣服干燥而不易感冒。
上呼吸道感染
呼吸道傳染病在冬春季節較為流行,如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猩紅熱、流行性腦膜炎等疾病可通過空氣或飛沫傳染病原體。在公共場所的人群中,有些人是處于疾病的傳染期而未發病,沒有疾病相應的癥狀,但此時已具有將疾病傳染給免疫能力較差者的可能,如年幼的寶寶,所以如果有過一些接觸后,經過一定的潛伏期,寶寶就發病了。這也就是很多寶寶得了傳染病之后,家長說不清從哪里傳染來的原因,殊不知,就是在節假日到人多擁擠的公共場所傳染來的。所以,冬春季節如果當時當地有呼吸道傳染病流行,家長千萬于節假日不要帶寶寶外出到人多擁擠的公共場所。
意外的傷害
在節日期間充分放松心境的背后其實也處處暗藏危機,寶寶一旦玩起來就“沒心沒肺”,不知道危險、不知道害怕,如此一些意外傷害就會不期而至,如皮膚擦傷出血、頭部著地或被撞而致腦外傷、骨折等。
外傷
平時寶寶在家或托幼機構,安分守己,但一到節假日就像脫了韁的野馬,動奔西跳,爬上跳下,地上打滾盡所欲為,但寶寶年幼,又無自衛及控制能力,如果家長又不加防范,就很容易發生以外。這也就是為什么節假日小兒外科急癥中的腦外傷、骨折的病人比平時多的重要原因之一。
蟲咬皮炎
此外,蟲咬皮炎、蜜蜂蟄傷等也并不少見。最常見的就是夏季晚上外出時如果不穿長袖衫、長褲,就很可能被蟲咬而發生皮炎,而在白天,蜜蜂蟄傷也不少見,此外,對事物或環境過敏引起的過敏性皮炎也常有發生。
專家提醒:節假日后兒科門急診的候診處,不時地聽到家長說“昨天上街區吃多了,吃雜了,今日出現腹瀉”;“昨日到公園里玩得滿身是汗,今天就感冒了”;“今日到公園里去,從高處跳下來,手臂骨折了”……家長都有“早知今日,何必當初”之感嘆,但這并不是說因為發生“節假日多發病”而因噎廢食,節假日把孩子關在家里,不去外面見見世面,接觸大自然。關鍵在于預防,如果家長能記住:“飲食節制,注意衛生,活動適度,注意安全”,一定會減少“節日后多發病”的發生。
除了消化道、呼吸道疾病和意外傷害這三大類“節日病”外,節假日期間小兒的日常生活作息時間也可能會被打亂。生活節律經過打亂之后需要重新建立,如每天晚上睡眠及早上起床的時間,每天一日三餐的時間,每日排大便的時間,重新建立需要經過1~2周的時間,所以,節假日寶寶的生活作息時間希望與平時相同,不宜過多地改變。
家長接招:如何全面避免寶寶節后綜合癥
1、及時調整心理落差
節日期間家里來的親戚朋友很多,置身于熱鬧的場景,寶寶可能會成為大家注意的焦點,但是一般年初六、七大人們都要回到日常的工作中去,寶寶又要回歸保姆、祖父母帶的狀態,難免產生強烈的失落感。父母應該及時調節他們的心理落差。
·在上班前兩天給寶寶打“預防針”,告訴他們節日結束后的生活同以前一樣,他們喜愛的親戚和爸爸媽媽不能每天跟他呆在一起。
·在這兩天有意識地讓寶寶的看護者帶他去游樂園玩,恢復節日里中斷的情感聯系。
·這兩天父母親可以有意識地和寶寶疏遠一點,不要全天候和他待在一起。
2、恢復良好的生活習慣
節假日,大人們難得聚在一起娛樂,因此有時會無暇顧及寶寶的生活規律,寶寶的作息習慣可能被打亂,飲食和睡眠都難以保證。長期這樣,有損寶寶的健康。
·節后,家里的環境要盡量從嘈雜恢復安靜,確保寶寶有一個良好的休息環境和秩序。
·多和寶寶一起做些能平靜情緒的游戲,比如給他講故事,和他一起拼拼圖、畫畫等,盡量少從事一些讓寶寶興奮、激動的活動。
·胃腸功能紊亂同樣影響寶寶的睡眠,飲食上應戒除節日間的重油,為寶寶做些青菜淡粥,睡前一杯熱牛奶也是很必要的。
3、調整飲食習慣
傳統春節,家家戶戶都會準備很多年貨,由此,寶寶在節日期間可能想吃就吃,暴飲暴食,小小的胃增加了不少負擔,而享受節日的大人們一時很難發現。
寶寶積食嚴重時可能會嘔吐,媽媽千萬不要慌,馬上將寶寶的頭部置于側位,避免嘔吐物被吸入氣管。
在飲食方面做些調整,給寶寶吃流質飲食,如稀粥、面湯、藕粉,既容易消化,又補充水分。飲食的量由少到多,少量多餐,分批吃,然后慢慢恢復到正常飲食……
4、重新調整紀律
小寶寶很容易受周圍環境的影響,過節期間家里親戚朋友很多,父母礙于面子,或者老人的阻撓,會不自覺地對寶寶放縱一點,這樣很多不良習慣很容易在節日里養成。如果不及時調整,寶寶會把這些惡習在節后帶到日常的生活中。父母除了要注意在節日里不要過于溺愛和放縱寶寶外,還應該注意節后的調整。
·提醒寶寶從前怎樣表現的。
·購買一些寶寶喜歡的玩具放在家里,寶寶表現好,可以夸獎他:“你又像以前一樣棒了。”順便送他一個他喜歡的玩具。
·寶寶做出不懂道理的行為時,堅持原則,不要讓步,講道理不聽時可以對他的哭鬧置之不理。
5、化解入園焦慮
節后又要回到備受管束的幼兒園,孩子當然不愿意。大哭大鬧不愿去幼兒園的現象其實可以輕松化解。
·開學前幾天,告訴孩子快開學了,和孩子一起回憶他在幼兒園的好朋友以及他在幼兒園時輕松快樂的好時光。
·鼓勵孩子在幼兒園可以學到許多知識,有很多小朋友一起玩耍,還可以幫孩子準備一些送給同班同學的小禮物,比如,一罐糖果,讓他對幼兒園充滿期待。
·參加幼兒園在開學前幾天舉辦的活動,讓寶寶提前熟悉幼兒園的集體和環境,做好老師交待的各項準備工作。力爭讓孩子以一種放松的心情回園。
(責任編輯:方徽雯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婦科再造丸能治月經量少嗎?有何功效?
2024-10-27麻栗坡縣哪家醫院治療外陰白斑效果佳?
2024-10-27嘉興市治療子宮內膜癌哪家醫院好
2024-10-27此次月經量特別少,有何藥可治療?
2024-10-27月經延遲一月才來是何原因
2024-10-27潔爾陰洗液如何用于陰道內部沖洗
2024-10-27如何選擇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的醫院
2024-10-27安坤贊育丸有何功效?
2024-10-27
熱門文章
產后康復全攻略,這些關鍵項目不可錯過
2024-10-28如何為寶寶準確測量身高
2024-10-25兒童換牙齒注意事項——護理、飲食與問題應對
2024-10-24寶寶厭食是什么原因?怎么辦
2024-10-23探究14歲少年身高的標準與影響因素
2024-10-22一個月寶寶怎么護理?專業指南來了!
2024-10-22一歲三個月寶寶食譜全解析:營養、美味與健康并重
2024-10-21一周歲寶寶營養食譜:成長營養全解析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