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發生腹瀉,父母不要隨便給孩子用止瀉藥與消炎藥,一定要帶孩子到醫院就診,查查腹瀉的原因,對于輪狀病毒引起的秋季腹瀉,目前還沒有特效藥,抗菌素治療無效,主要是補液,一般7-10天的病程就能自愈。要避免出現以下幾種誤區。 [詳細]
秋天來臨,嬰幼兒秋季腹瀉多了起來,這種腹瀉最喜侵犯6個月至2歲的嬰幼兒。嬰幼兒秋季腹瀉是一種由輪狀病毒引起的急性腸炎,以起病急、病情重,發熱、上呼吸道癥狀重,嘔吐多、腹瀉頻,排洗米水樣或蛋花湯樣水便,常伴失水酸中毒等……[詳細]
嬰兒腹瀉多是由飲食不當或腸道內、外感染所引起的一種消化道功能紊亂綜合癥,多發生在2歲以下嬰兒。一歲以內的嬰兒腹瀉發病率很高,這是因為嬰兒消化功能不成熟,發育又快,所需熱量和營養物質多,一旦喂養或護理不當,就容易發生腹瀉。
原因:生下沒幾天就開始腹瀉,每天大便薄薄的,呈黃色或黃綠色,少則2-3次,多則4-5次,時間長達幾個月,甚至半年。但寶寶長得很好,也不見瘦。這種癥狀在醫學上稱“嬰兒生理性腹瀉”,多見于6個月以下純母乳喂養的寶寶。
原因:乳制品中的糖類主要是乳糖,其消化是靠乳糖消化酵素,缺少這種酵素就無法消化乳糖。有些寶寶斷奶后,不再吃奶和奶制品,由于長期“廢用”,乳糖酶活性便隨年齡的增長而逐漸減少,最終成為乳糖酶缺乏。或者由于寶寶腹瀉……
原因:寶寶秋季發生的腹瀉,一般為輪狀病毒引起,每年10月份到次年2月份是輪狀病毒腹瀉發病高峰。輪狀病毒在干燥、寒冷季節容易爆發。由于6個月-2歲的嬰幼兒局部免疫力和腸道消化系統發育未完全成熟,容易感染輪狀病毒而發生腹瀉。
小兒秋冬季腹瀉是一種輪狀病毒(因其外形酷似車輪而得名)所引起的急性腸炎。孩子感冒后,常常出現拉肚子,大便像水或蛋花湯一樣,大多沒有特殊的腥臭味,每天可達十幾次。主要發生在2歲以下的嬰幼兒中,尤以1歲半以下的嬰兒多見。發病季節多在9-11月份,故稱為秋季腹瀉。 秋季腹瀉是一種自限性疾病,一般無特效藥治療,多數患兒在一周左右會自然止瀉。在很多缺醫少藥的貧窮地區,不用藥物治療,只是靠口服補液,絕大多數的患兒也能痊愈。問題在于當嚴重嘔吐腹瀉時,如果補液不及時,很快出現脫水,其后果就比較嚴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