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付瑜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感冒發熱時,可通過按摩大椎穴、合谷穴、曲池穴、風池穴、涌泉穴等來緩解癥狀。 1.大椎穴:位于第 7 頸椎棘突下凹陷中,按摩此穴有助于調節全身陽氣,緩解發熱。 2.合谷穴:俗稱“虎口”,在手背,第 2 掌骨橈側的中點處。按摩它能疏風解表,緩解感冒癥狀。 3.曲池穴:在肘橫紋外側端,屈肘,當尺澤與肱骨外上髁連線中點。可清熱解表,調和氣血。 4.風池穴:在頭額后面大筋的兩旁與耳垂平行處。按摩該穴位能疏風清熱,醒腦開竅。 5.涌泉穴:位于足底,屈足卷趾時足心最凹陷中。按摩此穴能滋陰清熱,引火下行。 按摩穴位可以輔助緩解感冒發熱癥狀,但如果癥狀嚴重或持續不緩解,應及時就醫,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同時,要注意休息,多喝水,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2024-12-18 23:59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海龍 醫師
邢臺市威縣第二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感冒發熱病人可以借助穴位按摩減輕病情.穴位及經脈:上星,印堂,魚腰,太陽,風池,大椎,風門,斜方肌,頭夾肌及帶脈等.手法:揉,點按,推,拔,抖等. 操作程序:(1)患者取坐位,面向術者.術者用拇指揉按上星穴和印堂穴約半分鐘,接用雙拇指由印堂橫推至左右魚腰穴3~4次,揉按魚腰穴,再推向兩側太陽穴揉按約半分鐘,然后經耳上推向頸后風池穴.(2)術者轉向背后,雙手中指或拇指揉按加點按風池穴半分鐘后順推頭夾肌3~5次,提拔頭夾肌中段3~5次.(3)用雙手掌搓揉兩側斜方肌和背部肌肉半分鐘,提拔斜方肌中段3~5次,然后用掌根或大魚際揉大椎和雙風門穴至發熱感,點按大椎和風門穴.再用雙拇指沿脊柱二旁從上到下推至腰部3次,提拔帶脈.(4)用雙手掌心貼雙肩峰部,兩用拇指分貼前面(相當于手厥陰心包經),余四指分貼后面(相當于手少陽三焦經),術者兩手同時向下直推至腕部2次.然后術者轉向正面,左手握住患者右腕,右手在患者腋窩中部提拔腋窩大筋.要達到患者手臂有麻痹感方才有效.再換右手進行.再用雙手握住患者手指有節律的抖動手臂數下,而手法完畢.通過穴位及經脈按摩刺激,能調整臟腑功能,平衡陰陽,疏通經路,調和氣血,達到快速退熱的顯著效果.大椎穴為手足三陽經和督脈的會穴,古籍早有“瀉大椎退熱”的記載,治療時應逆時針揉按.風門為風邪出入之門戶,為風病治療之要穴.帶脈環身一周,有約束下行經脈的作用.故揉點大椎,風門,提拔斜方肌及帶脈對療效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具有開竅退熱,引邪出表之功效.此手法簡單易行,無副作用,便于推廣應用,但手法退熱后必須相應藥物調理才能鞏固療效.
2014-01-07 09:06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常見 主治醫師
中原油田婦幼保健院
一級
內科
-
你好,感冒發熱病人可以借助穴位按摩減輕病情.穴位及經脈:上星,印堂,魚腰,太陽,風池,大椎,風門,斜方肌,頭夾肌及帶脈等, 手法:揉,點按,推,拔,抖等。
2014-01-06 14:58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病情分析:感冒發熱病人可以借助穴位按摩減輕病情.穴位及經脈:上星,印堂,魚腰,太陽,風池,大椎,風門,斜方肌,頭夾肌及帶脈等.手法:揉,點按,推,拔,抖等.指導意見: 操作程序:(1)患者取坐位,面向術者.術者用拇指揉按上星穴和印堂穴約半分鐘,接用雙拇指由印堂橫推至左右魚腰穴3~4次,揉按魚腰穴,再推向兩側太陽穴揉按約半分鐘,然后經耳上推向頸后風池穴.(2)術者轉向背后,雙手中指或拇指揉按加點按風池穴半分鐘后順推頭夾肌3~5次,提拔頭夾肌中段3~5次.(3)用雙手掌搓揉兩側斜方肌和背部肌肉半分鐘,提拔斜方肌中段3~5次,然后用掌根或大魚際揉大椎和雙風門穴至發熱感,點按大椎和風門穴.再用雙拇指沿脊柱二旁從上到下推至腰部3次,提拔帶脈.(4)用雙手掌心貼雙肩峰部,兩用拇指分貼前面(相當于手厥陰心包經),余四指分貼后面(相當于手少陽三焦經),術者兩手同時向下直推至腕部2次.然后術者轉向正面,左手握住患者右腕,右手在患者腋窩中部提拔腋窩大筋.要達到患者手臂有麻痹感方才有效.再換右手進行.再用雙手握住患者手指有節律的抖動手臂數下,而手法完畢.通過穴位及經脈按摩刺激,能調整臟腑功能,平衡陰陽,疏通經路,調和氣血,達到快速退熱的顯著效果.大椎穴為手足三陽經和督脈的會穴,古籍早有“瀉大椎退熱”的記載,治療時應逆時針揉按.風門為風邪出入之門戶,為風病治療之要穴.帶脈環身一周,有約束下行經脈的作用.故揉點大椎,風門,提拔斜方肌及帶脈對療效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具有開竅退熱,引邪出表之功效.此手法簡單易行,無副作用,便于推廣應用,但手法退熱后必須相應藥物調理才能鞏固療效.
2014-01-06 09:06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指導意見:感冒發熱病人可以借助穴位按摩減輕病情.穴位及經脈:上星,印堂,魚腰,太陽,風池,大椎,風門,斜方肌,頭夾肌及帶脈等.
2014-01-06 09:06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