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6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武占磊 醫師
冠縣東古城鎮宋莊村衛生服務中心
其他
內科
-
新生兒溶血癥是一種常見的新生兒疾病,由母嬰血型不合引起。通過及時診斷和適當治療,多數患兒可以獲得良好的預后。治療方法包括光照療法、藥物治療、換血療法等。 1. 疾病原理:新生兒溶血癥多因母親和胎兒血型不合,母親的抗體通過胎盤進入胎兒體內,破壞胎兒的紅細胞。常見的血型不合如 ABO 血型不合和 Rh 血型不合。 2. 光照療法:讓患兒裸體睡于藍光箱中,通過藍光照射,使未結合膽紅素轉變為水溶性異構體,經膽汁和尿液排出。 3. 藥物治療:使用丙種球蛋白,抑制免疫反應,減少紅細胞破壞;肝酶誘導劑如苯巴比妥,增加肝臟處理膽紅素的能力;補充白蛋白,結合游離膽紅素,減少膽紅素腦病的發生。 4. 換血療法:適用于重癥患兒,換出血液中的膽紅素、抗體和致敏紅細胞。 5. 預防貧血:必要時補充鐵劑和維生素 E 等,預防貧血。 新生兒溶血癥雖然可能給患兒帶來一定風險,但只要及時發現和規范治療,多數患兒能夠恢復健康。家長應密切配合醫生,關注患兒的病情變化。
2024-12-17 19:34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秀麗 主治醫師
廣州市荔灣區華林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其他
婦科
-
您好,新生兒溶血癥是可以治愈的。新生兒溶血采用光照治療是效果最好的,但是光照治療也是存在一定的副作用的。如果從母體上治療只有產前治療。可以采取血漿置換,宮內輸血,或與預產期前1-2周服用酶誘導劑苯巴比妥。
2014-01-10 14:30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問題分析: 您好,新生兒溶血癥是可以治愈的。新生兒溶血癥是指因母、嬰血型不合而引起的同族免疫性溶血。在我國以ABO血型不合者占多數,Rh血型不合者較少,其他如MN、Kell血型系統等少見。意見建議:治療方法;糾正貧血,防治心力衰竭,降低血清膽紅素水平,防治膽紅素腦病的發生。 換血療法: 1、換出新生兒體內致敏的紅細胞及抗體,阻止溶血發展。 2 如果Rh-孕婦過去輸入過Rh+血,第一胎也可能發生Rh新生兒溶血病。給分娩72小時內的Rh-初產婦注射抗Rh(抗D)免疫球蛋白,可防止其在第二胎發生Rh新生兒溶血病。也可用換血療法治療。 3 換出血清膽紅素,防止膽紅素腦病; 4 糾正貧血,防止心衰發生; 補充白蛋白、糾正酸中毒可減少血中游離的未結合膽紅素,可減少膽紅素腦病的發生。
2013-11-28 09:40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你好:能治愈的,血漿或白蛋白,供給與膽紅素聯結的白蛋白,可使游離的非結合膽紅素減少,預防膽紅素腦病。血漿25ml/次靜脈注射(100ml血漿含白蛋白3g,1g白蛋白可聯結非結合膽紅素8.5mg)或白蛋白lg/kg加25%葡萄糖10~20ml靜脈滴注,每天1~2次
2013-11-25 09:40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資料太少,一般都能治愈
2013-11-25 09:40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病情分析:新生兒ABO溶血,在出生7-10天,溶血是較明顯的,經治療,及過了10天后,黃染消退,溶血減輕,以后不會出現,也不會引起吐血指導意見:小孩吐血,不是溶血引起的,考慮消化道疾病,如:感染或新生兒出血癥,這是較常見的原因,具體,需要就醫檢查醫生詢問:
2013-11-22 09:40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新生兒溶血病? 新生兒溶血病(hemolytic disease of newborn,HDN)是指因母、嬰血型不合而引起的同族免疫性溶血。至今發現的人類26個血型系統中,以A、B、O血型不合新生兒溶血病為最常見,其次為Rh血型系統。上海1959~1977年18年內共檢測835例新生兒溶血病,其中A、B、O溶血病712例(85.3%),Rh溶血病122例(14.6%),MN溶血病l例(0.1%)。是由父親遺傳而母親所不具有的顯性胎兒打細胞血型抗原,通過胎盤進入母體.刺激母體產生相應的血型抗體,當不完全抗體(IgG)進入胎兒血循環后,與紅細胞的相應抗原結合(致敏紅細胞),在單核-吞噬細胞系統內被破壞,引起溶血。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