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管狹窄壓迫神經致多種癥狀如何應對
<p>頸椎管狹窄壓迫神經 <br />手發麻右腿走路不穩沒勁大便困難以前不會走想找好方法還吃藥 <br />化驗、檢查結果:<br />身體健康無病史 </p>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世勛 副主任醫師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京東醫療區
一級
外科
-
頸椎管狹窄壓迫神經會引起多種癥狀,如手部麻木、下肢無力、行走不穩、排便困難等。其原因包括頸椎間盤退變、骨質增生、韌帶肥厚、先天性椎管狹窄等。治療方法有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藥物治療、物理治療、康復訓練等也很重要。 1.病因:頸椎間盤退變,髓核含水量減少,彈性降低,易突出壓迫神經;骨質增生,骨刺形成可擠占椎管空間;韌帶肥厚,使椎管容積變小;先天性椎管狹窄,出生時椎管就較窄,易發病。 2.癥狀:手部麻木常從手指開始,逐漸向上蔓延;下肢無力導致行走困難,易摔倒;行走不穩,步態異常;排便困難,影響生活質量。 3.檢查:常用 X 線、CT、磁共振成像(MRI)等檢查,可明確狹窄程度和部位。 4.保守治療:臥床休息,佩戴頸托;物理治療如熱敷、按摩、牽引;藥物治療包括甲鈷胺營養神經、塞來昔布止痛、邁之靈減輕水腫。 5.手術治療:保守治療無效,癥狀嚴重時,可進行椎管減壓術等手術。 頸椎管狹窄壓迫神經需要及時診斷和治療,患者應遵循醫生建議,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并積極配合康復訓練,以改善癥狀,提高生活質量。
2024-12-17 22:07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白法毅 主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第二醫院
三級甲等
神經內科
-
對輕型病例可采用理療制動及對癥處理多數患者非手術療法往往癥狀獲得緩解對脊髓損害發展較快癥狀較重者應盡快行手術治療手術方法按照入路不同可分為:前路手術前外側路手術后路手術手術入路的選擇應在臨床的基礎上充分借用CTMRI等現代影像技術術前應明確椎管狹窄頸脊髓受壓部位做到哪里壓迫在哪里減壓有針對性的進行致壓節段的減壓是原則對椎管前后方均有致壓物者一般應先行前路手術可有效地去除脊髓前方的直接或主要致壓物并植骨融合穩定頸椎達到治療效果如無效或癥狀改善不明顯者3~6個月后再行后路減壓手術前路及后路手術各有其適應證兩者不能互相取代應合理選擇
2012-07-19 12:30
一前路手術
前路減壓手術分為兩類:一類為摘除椎間盤突出物把突向椎管的髓核及纖維環徹底刮除;另一類是摘除硬性突出物減壓把突向椎管或根管的椎間盤連同骨贅一起切除或將椎體開一骨槽并同時植骨
二后路手術
(一)全椎板切除脊髓減壓術 可分為局限性椎板切除椎管探查減壓和廣泛性椎板切除減壓術
1.局限性椎板切除椎管探查減壓術:一般切除椎板不超過3個術中切斷束縛脊髓的齒狀韌帶脊髓受擠壓較為明顯時可以不縫合硬脊膜使它形成一個光滑而松懈的脊髓包膜
2.廣泛性椎板切除減壓術:適用于發育性的或繼發性的頸椎管狹窄患者其頸椎管矢狀徑小于10mm或在10mm~12mm而椎體后緣骨贅大于3mm者或脊髓造影顯示頸脊髓后方有明顯壓跡且范圍較大者一般切除頸3~7的5個椎板必要時還可擴大切除范圍如關節突增生明顯壓迫神經根時則應部分切除關節突本術式可直接解除椎管后壁的壓迫減壓后頸脊髓后移可間接緩解頸脊髓前方的壓迫但由于術后疤痕廣泛形成和收縮導致術后早期功能恢復滿意而遠期常可癥狀加重還可因頸椎后部結構切除廣泛而發生頸椎不穩甚至前凸或后凸畸形
(二)一側椎板切除脊髓減壓術 該手術目的在于即能解除頸脊髓壓迫擴大椎管又能保留頸椎后路大部分穩定結構手術要點:椎板切除范圍從棘突基底部至外側關節突基底部保留關節突縱向切除長度為頸2~7該術式能保證術后頸椎的靜力和動力學穩定有效持久地保持擴大的椎管容積CT檢查證實術后硬膜囊從椎體后緣向后移動脫離椎管前方的致壓物術后形成的疤痕僅為新椎管周徑的1/4
(三)后路椎管擴大成形術 鑒于預后路全椎板切除的許多弊病各國學者進行了各種椎板成形術由于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