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 歲女性膽固醇高且手麻,原因及對策?
年齡:47 性別:女 主要癥狀:病情描述: 總膽固醇 7.39mmo1/l 甘油三酯 2.15mmo1/l 高密度膽固醇1.41mmo1/l 低密度膽固醇5.89mmo1/l 這是體檢的結果,因為這段時間每到晚上就手麻。有時一個有時都麻。 你想解決什么問題:怎么把膽固醇降下來,手麻是怎么回事,我們這的醫生沒說出什么。想來請教下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金華 醫師
山東省千佛山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47 歲女性體檢發現總膽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膽固醇升高,伴有手麻癥狀。可能的原因包括不良生活習慣、基礎疾病、內分泌紊亂、遺傳因素、藥物影響等。 1. 不良生活習慣:長期高油高脂飲食、缺乏運動、吸煙飲酒等,易導致血脂代謝異常。應調整飲食結構,多吃蔬菜水果,增加運動量,戒煙戒酒。 2. 基礎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等,會影響血脂代謝和血液循環。需積極控制血壓、血糖,遵醫囑使用降壓、降糖藥物。 3. 內分泌紊亂:女性在更年期前后,激素水平變化可能影響血脂代謝。必要時可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激素替代治療。 4. 遺傳因素:部分人由于遺傳,存在脂質代謝異常的基因。此類情況需更嚴格地控制飲食和生活方式。 5. 藥物影響:某些藥物可能影響血脂,如長期使用糖皮質激素等。必要時在醫生指導下調整用藥。 降膽固醇的藥物有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辛伐他汀等。但藥物使用需遵醫囑。 總之,該患者需要綜合調理,改善生活方式,積極治療基礎疾病,必要時使用藥物降脂,并定期復查血脂和相關指標。
2024-12-18 06:15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您提供的數據可能有誤,低密度的數據是不是不對啊?就目前的情況看,單純飲食控制和增加運動,大概不足以改善您丈夫的血脂情況,最好吃藥,首選他汀類的藥,如舒降之,40mg,每晚一次.另外,還應當戒煙,增加運動,減輕體重。高膽固醇的時候是可以吃雞蛋的,但是要限制數量,所謂的優質膽固醇是指高密度脂蛋白,個人認為,高密度脂蛋白低了肯定不好,但是高也未必佳,何況,高密度脂蛋白也不是可以通過飲食能夠調節的,這主要還是身體合成的而不是通過吸收來的,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是必要且又重要的。
2014-01-08 14:04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你好 這種情況建議除了飲食和運動外 加用降脂藥物治療 或是獻血 也有可以的
2014-01-02 14:04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治療的目標不僅要使血總膽固醇至少降低5.7毫摩爾/升(如有冠心病則應低于4.7毫摩爾/升)以下, 而且要通過控制飲食中的膽固醇和飽和脂肪酸含量的攝入, 以有利于心血管病的其他危險因素如肥胖、糖尿病等的及時防治,并增加心血管的保護因素。 僅有血膽固醇含量增高,而甘油三酯含量正常的患者,飲食治療的要點是限制食物膽固醇,每天總攝入量少于200mg。病人應忌吃或少吃含膽固醇高的食物,如動物的腦子、脊髓、內臟、蛋黃(每只雞蛋蛋黃含250~300mg膽固醇)、貝殼類(如蚌、螺螄等)和軟體類(如魷魚、墨魚、魚子等)。另一方面病人應該攝食適量的膽固醇含量不太高的營養素,如瘦的豬肉、牛肉、鴨肉、雞肉、魚類和奶類。這些食物膽固醇含量并不高,例如,每瓶牛奶僅含30mg,其他幾種食物每100克中也僅含膽固醇100mg左右,不必過分忌口,當然也不要吃得太多。其次是限制動物性脂肪,適當增加植物油,計算表明,如烹調不用動物油,則每個患者每月可吃植物油(豆油、玉米油、菜油等)500~750g比較理想。素油雖好,但也不宜吃過多,否則也會帶來不利的作用。第三,多吃蔬菜、瓜果,以增加纖維的攝入。第四,多吃些有降膽固醇作用的食物,如大豆及其制品、洋蔥、大蒜、金花菜(草頭)、香菇、木耳等。這些食物中,有的還同時具有抗凝血作用,對預防血栓形成和冠心病也有好處。
2013-12-29 14:04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國華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膽固醇高就是一般意思上的血稠的一種,需要治療,如果長久不管,特別容易得動脈粥樣硬化和心臟病(冠心病),還有外周血管阻塞.說白了就是,血太稠,走不動,血容易堵,堵住那里,那里有毛病,必須治療.建議到心臟內科就診,服用辛乏他丁或其他他丁類藥物,服用3個月后復查血脂,然后藥量減半,然后再用3個月,少吃油膩食物,少吃動物內臟,少吃海鮮.
2013-12-29 07:48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