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爾想咳嗽,PPD 試驗癢紅腫,會是肺結核嗎
健康咨詢描述: <p>10天</p>曾經的治療情況和效果:想柯大夫幫您解決什么問題:偶爾想咳嗽,不知道有沒有被傳染肺結核化驗、檢查結果:胸片未見明顯異常、血常規都正常,現在在等PPD試驗,有些癢,紅腫比一角硬幣小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袁桂洪 副主任醫師
常州市金壇區中醫醫院
二級甲等
大內科
-
偶爾想咳嗽,PPD 試驗有癢和紅腫,但結果小于一角硬幣,是否為肺結核需要綜合多種因素判斷,包括癥狀持續時間、接觸史、其他檢查結果等。 1. 癥狀表現:偶爾咳嗽可能是呼吸道受到刺激,如空氣干燥、粉塵等,也可能是疾病的早期表現。如果咳嗽持續不緩解或伴有咳痰、發熱、乏力等,肺結核的可能性增加。 2. 接觸史:若曾密切接觸過肺結核患者,感染風險會升高。 3. PPD 試驗:紅腫小于一角硬幣,一般提示弱陽性,但不能僅依靠此結果確診,還需結合臨床癥狀和其他檢查。 4. 其他檢查:胸片未見異常能初步排除明顯的肺部病變,但有時早期肺結核胸片可能不典型。血常規正常也不能完全排除肺結核。 5. 個體差異:每個人的免疫系統反應不同,對結核菌的敏感性也有差異。 綜合來看,目前僅依據提供的信息,不能確診是否為肺結核。需要等待 PPD 試驗的最終結果,必要時還可能需要進一步做痰涂片、結核桿菌培養等檢查,以明確診斷。
2024-12-18 00:32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魁廣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病情分析:您好! 肺結核是由結核分枝桿菌感染引起的,一種呼吸道的傳染性疾病,如果是最近剛得的,一般傳染性較強,其實傳染性的強弱主要是通過檢查痰中結核菌來確定的。指導意見:肺結核肯定是會傳染的,如果是成年人,一般都會有結核菌的接觸史,只是較少數人發病,針對現在的情況,您可以到防疫站進行結核菌素試驗,可以檢查身體是否有免疫力和是否感染結核。卡介苗的主要作用就是刺激機體產生抗體,加強對結核分枝桿菌的抵抗能力。如果平時都要接觸,首先要避免兒童接觸,以免發生肺結核,成年人可以通過戴品罩等措施預防,如果條件允許,可以住院治療,直到沒有傳染性再出院,現在國家對結核病患會有很多的免費藥品,建議您到防疫部門進行咨詢。祝身體健康,您的父親早日康復!向您對父親的孝心致敬!
2012-06-30 06:20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肺結核的傳播途徑: 結核病的傳播途徑有呼吸道、消化道、皮膚和子宮,但主要是通過呼吸道傳播。 消化道對結核菌有較大的抵抗力,結核菌一進入胃內,很容易被大量胃酸殺死,除非吃了大量結核菌,否則不容易被感染,但呼吸道則不一樣,只要有1-2個結核菌吸入到肺泡,一旦機體抵抗力低下,即可引起發病。消化道結核多數是由于飲用未經煮沸的牛奶引起。我國內蒙古有項調查,發現農牧民肺結核病人中10.6%為牛型結核,他們有喝生牛奶的習慣。結核病是一個人畜共患的疾病,許多動物如豬、貓、狗、牛、羊、鹿、猴等均可患結核病。人類和這些動物經常接觸,不僅可能會被患有結核病的動物所傳染,也可將自身結核病傳給所飼養的動物。北京動物園曾有觀賞的動物犀牛被確診為肺結核,它的痰菌經鑒定為人型結核桿菌,說明是觀眾傳染給它們的。 肺結核是通過呼吸道傳播與傳染的,傳統的觀點偏重于塵埃帶菌傳染,現稱菌塵氣溶膠傳染,即指因肺結核排菌病人隨地吐痰,干燥后細菌隨塵土飛揚,被他人吸入而引起感染發病。因此過去在結核病防治措施中,特別強調肺結核病人痰的消毒,主張肺結核病人的痰不論在醫院或家庭,都要求吐在一個痰瓶內經煮沸以后再倒掉,在農村可以把痰深埋等。此外,也強調病人要和健康人隔離,能分房的分房,不能分的可分床或分頭睡,注意病人的食具消毒,防止消化道傳染。 以上的傳染方式固然應該注意,但對排菌病人說話、咳嗽、打噴嚏排至空氣中的微滴核的傳染性也應該引起重視。因為現代研究關于呼吸道傳播的機理認為,排菌病人平時大聲談笑、唱歌、咳嗽、打噴嚏把帶傳染性的唾沫飛沫(微滴核)散播于空氣中,它的顆粒在4微米以下可以直接通過呼吸道進入肺泡引起感染。如果微滴核大于5-10微米;吸入支氣管后進不了肺泡,最終可經支氣管管壁纖毛運動和病人的咳嗽而排出體外、不致引起感染。結核菌的傳播主要在夜間,和排菌病人同住在一個房間內的兒童和青年最容易受感染。 肺結核病人在呼吸時所散布的具有潛在傳染性的微滴核數量與呼出氣體的速度有關系。正常呼吸時,病人向周圍呼出的微滴核數目較少,但一次咳嗽可使具有傳染性的微滴核增加到3000個,這相當于大聲說話5分鐘內釋放出的微滿核顆粒數,而一次噴嚏排放出的微滴核數目可高達100萬個。咳嗽次數多少與傳染性大小有密切關系,有人曾觀察過病人夜間咳嗽情況及同屋唾覺小兒結核菌素陽轉率,結果咳嗽次數多者小兒結核菌素的陽轉率就高。除咳嗽次數外,有痰咳嗽和無痰咳嗽的傳染情況也不一樣,排菌病人有痰咳嗽者,家庭密切接觸的小兒結核菌素陽轉率較之干咳無痰者密切接觸的小兒明顯增高。當肺結核病人經過化學藥物治療后咳嗽癥狀會隨之好轉。有調查發現,治療1個月時半數以上的病人咳嗽癥狀消失,治療3個月則全部消失,同時化療后痰中結核菌數量也隨之減少,說明合理治療后的病人可減少傳染性,也即減少了傳播機會。
2012-06-29 06:20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岳翠萍 副主任醫師
山西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
三級甲等
呼吸科
-
一般來說,有傳染源結核桿菌就會傳播,結核病就會流行。結核桿菌通過三個途徑傳播:一是空氣—呼吸道傳播,當病人大聲講話、咳嗽、打噴嚏時就會釋放很多含有結核桿菌的細小飛沫,易感者吸入這些帶結核桿菌的飛沫,即可被感染。另外,吐痰傳染也是一個重要的傳播途徑。二是食物傳染,結核病人用過的餐具、吃剩的食物都有可能傳染結核桿菌。這些都是可能導致結核病傳播的因素。三是垂直傳播,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母嬰傳播。
2012-06-24 09:19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