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鳳英 副主任醫師
河北省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西醫眼科
-
貧血的治療藥物選擇需根據貧血的類型和病因來確定,常見的有鐵劑、維生素類藥物、促紅細胞生成素、雄激素類藥物、造血生長因子等。 1.鐵劑:如硫酸亞鐵、富馬酸亞鐵、多糖鐵復合物等,適用于缺鐵性貧血。鐵是合成血紅蛋白的重要原料,補充鐵劑能促進血紅蛋白合成。 2.維生素類藥物:維生素 B??和葉酸常用于巨幼細胞貧血的治療。維生素 B??參與細胞的核酸代謝,葉酸參與 DNA 的合成。 3.促紅細胞生成素:適用于腎性貧血等,能刺激骨髓造血干細胞生成紅細胞。 4.雄激素類藥物:如丙酸睪酮、司坦唑醇等,可用于再生障礙性貧血等,能刺激腎臟產生促紅細胞生成素。 5.造血生長因子:如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粒細胞-巨噬細胞集落刺激因子等,有助于促進造血功能恢復。 貧血患者應先明確貧血的類型和病因,在醫生的指導下選擇合適的藥物治療。同時,要注意飲食均衡,多攝入富含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食物。
2024-12-17 18:55
-
-
網友匿名追問:2017-12-28 22:13
我已經有一個星期頭是暈的,有時不暈,有時很暈
-
晉波醫生對該追問進行回答:2017-12-29 08:00
-
晉波 主治醫師
河北省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0 0 -
現在的情況,是需要抽血化驗檢查,檢查一下血壓,并且也是需要檢查一下,是否存在頸椎病。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問題分析: 你好,飲食中應注意高蛋白、維生素B族和維生素C的食品及含鐵豐富的飲食。意見建議:有益的水果有蘋果、大棗、荔枝、香蕉等。此外還應多食用黑木耳、香菇、黑豆、芝麻等食品,也有益于補養生血。
2013-06-09 16:45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不同類型的貧血原因是不一樣的,下面給你詳細介紹: 1.“缺鐵性貧血”,缺鐵而影響血紅蛋白合成所引起的貧血,見于營養不良,大量成長期小量出血和鉤蟲病;只要是女性就比較容易患上缺鐵性貧血,這是因為女性每個月生理期會固定流失血液.所以平均大約有20%的女性,50%的孕婦都會有貧血的情形.如果貧血不十分嚴重,就不必去吃各種補品,只要調整飲食就可以改變貧血的癥狀.比如首先要注意飲食,要均衡攝取肝臟,蛋黃,谷類等富含鐵質的食物.如果飲食中攝取的鐵質不足或是缺鐵嚴重,就要馬上補充鐵劑.維他命C可以幫助鐵質的吸收,也能幫助制造血紅素,所以維他命C的攝取量也要充足.其次多吃各種新鮮的蔬菜.許多蔬菜含鐵質很豐富.如黑木耳,紫菜,發菜,薺菜,黑芝麻,蓮藕粉等. 2.“出血性貧血”;急性大量出血(如胃和十二指腸潰瘍病,食管靜脈曲張破裂或外傷等)所引起的 3.“溶血性貧血”,紅細胞過度破壞所引起的貧血,但較少見;常伴有黃疸,稱為“溶血性黃疸”; 4.“巨幼紅細胞性貧血”,缺乏紅細胞成熟因素而引起的貧血,缺乏葉酸或維生素B12引起的巨幼紅細胞性貧血,多見于嬰兒和孕婦長期營養不良;巨幼細胞貧血是指骨髓中出現大量巨幼細胞的一類貧血.實際上巨幼細胞是形態上和功能上都異常的各階段幼稚紅細胞.這種巨幼細胞的形成是DNA合成缺陷的結果,核的發育和成熟落后于含血紅蛋白的胞漿.身體多種組織細胞皆受DNA合成缺陷的影響,但以造血組織最嚴重,特別是紅系細胞.粒系細胞和巨核細胞也都有形態上的改變和成熟細胞數量的減少.巨幼細胞包括原巨幼細胞,早巨幼細胞,中巨幼細胞和巨幼細胞各不同發育階段的幼稚紅細胞.這些巨幼細胞均比相應的正常幼紅細胞大,漿核比例比正常略高.經Wright染色后,原巨幼細胞的胞漿呈深藍色,無顆粒,核周圍有一染色較淺的圈;核圓形,染成紫色,最顯著的特點是染色質呈顆粒狀,彼此隔開,隔開處比較透亮,有時在核的周邊有彼此分開的染色質小塊,形成所謂“鐘面”的狀態;核仁較大,藍色.當細胞逐漸成熟,染色質保持其顆粒狀結構,不易形成深染的固縮塊狀物.有時巨幼細胞貧血較輕,巨幼細胞的形態往往不很典型,稱為類巨幼細胞.絕大多數巨幼細胞貧血是由葉酸,維生素B12缺乏引起的,但也有一小部分是例外,如抗代謝藥物引起的巨幼細胞增生,紅白血病和紅血病,鐵粒幼細胞貧血的巨幼細胞增多,遺傳性乳清酸尿等.不管是哪一種原因引起的,巨幼細胞的形態都是相同的.經過適當的治療,這些巨幼細胞都能很快變成正常的幼稚紅細胞.巨幼紅細胞性貧血在療程后期可能出現相對缺鐵現象,要注意及時補充鐵劑. 5.“惡性貧血”,缺乏內因子的巨幼紅細胞性貧血 6.“再生障礙性貧血”.伴有胃酸缺乏和脊髓側柱,后柱萎縮,病程緩慢;造血功能障礙引起的貧血,再生障礙性貧血(AA,簡稱再障),是由多種原因引起的骨髓干細胞,造血微環境損傷以及免疫機制改變,導致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出現以全血細胞(紅細胞,粒細胞,血小板)減少為主要表現的疾病. 再生障礙性貧血的病理變化主要為紅骨髓的脂肪化,也就是說原來有造血功能的紅骨髓被脂肪所取代,取代的數量越大則貧血越嚴重.根據起病緩急,病情輕重,骨髓破壞程度和轉歸等,分為急性和慢性兩型.在我國經部分地區調查,每10萬人中有1.87 ~2.1人發病,與日本報道的發病率相近.各年齡組均可發病,但以青壯年多見,男性多于女性.急性型與慢性型病例的比例為1∶4.6.再生障礙性貧血似屬中醫學“虛勞”, “虛損”及“血證”的范疇.以往認為是不治之癥,經過40多年來中西醫結合治療的實踐,對其預后已有改觀.據調查,平均死亡年齡延長,病死率下降,患病率增高.再生障礙性貧血患者要注意防止交叉感染,盡量不要去公共場所.住房要通風.忌服合霉素,氯霉素,磺胺類,退熱止痛片等抑制骨髓的藥物. 歡迎下次提問!祝你身體健康!
2013-06-05 16:45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孟慶福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符合缺鐵性貧血,可能與月經有關。 需要做鐵蛋白等檢查,然后標準鐵劑治療三個月以上。
2013-06-04 16:45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裕順 主任醫師
南京市中醫院
三級甲等
骨傷科
-
日常飲食中應注意高蛋白、維生素B族和維生素C的食品及含鐵豐富的日常飲食。有益的水果有蘋果、大棗、荔枝、香蕉等。此外還應多食用黑木耳、香菇、黑豆、芝麻等食品,也有益于補養生血。
2013-05-31 16:58
-
追問是開放提問,不一定是原來醫師回答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