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江巍 主任醫師
廣東省中醫院
三級甲等
心血管科
-
長期不吃飯可能影響血壓,原因包括營養失衡、代謝紊亂、激素變化、血管功能異常、情緒波動等。關愛自己,從關注健康開始。身體不適時,請及時就醫,并在醫生指導下合理用藥。
2018-08-15 16:13
1.營養失衡:身體缺乏必要營養,影響心血管正常功能,可能導致血壓異常。
2.代謝紊亂:能量供應不足,新陳代謝失調,影響血壓調節機制。
3.激素變化:饑餓可能引起激素分泌異常,如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失衡,影響血壓。
4.血管功能異常:營養缺乏可能使血管彈性變差,收縮和舒張功能障礙,影響血壓。
5.情緒波動:饑餓易導致焦慮、煩躁等不良情緒,促使血壓升高。
總之,長期不吃飯對血壓不利,應保持規律、均衡的飲食。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您好,精神病的種類很多,除了一小部份器質性精神病和智能不足有明確的遺傳情形之外,其余都是體質、心理和環境等多重原因造成的。由研究得知,一般人罹患精神分裂病的比例為千分之三,而精神分裂病患者的血親患病的機會比一般人高。以目前研究結果來看,患有精神分裂病的病人,其同胞兄弟之罹患率為7%-15%,假如父母有一方患病,其子女罹患率增加至16%,若雙親均患有該病者,其子女之罹患率為40%-68%。至於周期性的躁郁病,一般人的罹患率是0.4%左右,異卵雙胞胎的罹患率是26.3%,而同卵雙胞胎罹患率是95.7%。因此我們必須考慮遺傳的影響。雖然遺傳對精神病的成因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但并不是絕對因素,也就是有遺傳影響的子女并不一定都會發病,我們不能忽略后天生活環境的因素。
2016-02-26 07: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