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任性而且有暴力傾向,怎么教育?
經常有意傷害其他小朋友,與人交往能力差,喜歡亂花錢半年曾經的治療情況和效果:有過批評教育,但更增加了逆反心理,誰教育他就和誰有抵觸情緒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徐玉芳
宜城市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如果是小孩子存在暴力傾向的話,一定要給孩子加強正確的引導,要有耐心,學會與孩子進行溝通,孩子存在這個傾向,很有可能是由于受到了電視以及周圍人的影響,父母要言傳身教,不能以暴制暴,用正確的方式來解決矛盾,一定要站在孩子的角度來看待問題,不能過分計較。
2018-08-12 12:39
-
-
回答6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你好,你的孩子現在是有沖動任性的癥狀,她活動多不多,有沒有感到活動過度?玩東西的時候有沒有精力不集中?注意力集中困難?如果你的孩子沒有我提問的這幾種情況那可能就是溺愛造成的性格問題,如果有這幾種情況那可能就是多動癥,最好現代孩子到醫院看一下,確定一下診斷再說
2016-03-05 15:19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心理分析:不知道您說的有意傷害小朋友是指什么,因為孩子的世界跟大人眼中的還是有些不同,孩子還不懂什么是傷害。批評的方式也確實會讓孩子感覺到不被接納,不被認可,從而導致逆反。心理指導:建議試著去理解孩子,詢問孩子做這些事情的原因,并引導孩子這樣做會給別人帶來傷害,或者是不好的行為。說的時候要嚴肅認真,但一定不要指責。理解孩子這樣做一定有他的道理,只是有些事情他現在還不懂。一定要耐心。如果掌握不好度,也可以尋求專業心理咨詢的幫助。
2016-03-05 11:33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你的孩子那么可能是本身比較受到溺愛導致的,教育不能打罵,不然他會認為暴力是有效的方式要耐心教育,多點花時間跟他在一起,長時間的教育之后才會比較有效果
2016-03-05 00:29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1..孩子任性行為是在多次得逞后積習而成的,如今就要反其道而行之,使其逐漸消退。如果兒童再提出了不近情理的要求,家長先給他講清道理,說明不能給以滿足的理由。進行說服教育后,堅決不予滿足。如此堅持多次,即可消退其非理性沖動行為。2.要孩子對自己的行為講清理由。年齡稍大一點(滿4歲)的兒童,當他提出任何要求時,要他自己說清需要滿足這一要求的理由。合乎情理(考慮孩子實際情況)的給予滿足,不近情理堅決抵制。這樣引導兒童發展理性意志,抑制非理性沖動,學會對自己的行為做理智調節。3.在一些頑固、任性的兒童提出狂妄要求時,成人應立即提出(不是指責)其要求的不合理性,堅決宣布不予滿足,同時,家長可以提出另一方案,讓孩子選擇,引導孩子進行另一種有趣的事情,使孩子忘掉這一不合理要求。4.將計就計,使孩子改變行為。當孩子任性并撒潑哭鬧時,家長可以要求兒童去做他過去作為要挾手段的行為(如哭鬧、耍賴、撒潑等)。比如,要坐地蹬腳的小孩,成人不妨主動安置(不能推)他坐在地上,命令他蹬腳哭鬧。這樣,讓兒童意識到過去作為要挾手段以求一逞的行徑,現在則轉變成自我執行接受懲罰。結果是兒童自討沒趣,非理性意志行為也就可能因此而自行收斂起來了。例如,看到自己的孩子閑著非要劃火柴玩,家長就可以拿出盒火柴,讓他去劃,并說不劃完這盒火柴,就不許干別的,也不許吃飯,使孩子不再任性劃火柴。長期下來,孩子任性行為就可以受到抑制,任性心里也會逐漸消失。
2016-03-04 23:11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根據你的描述,要多和孩子交流,接受心里疏導。建議多和孩子交流,讓孩子多看一些圖書,聽故事,如果有進步時,要多夸獎孩子,多鼓勵孩子。讓孩子對自己有信心,提高孩子的積極性,提高自控能力,不要批評指責孩子,要適當的教育孩子,慢慢就會改善
2016-03-04 21:48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