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余家康 主任醫師
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
三級甲等
新生兒外科
-
新生兒淋菌性結膜炎復發,需從病因、癥狀、檢查、治療和預防等方面綜合考慮,包括再次感染、治療不徹底、免疫因素、護理不當、合并其他感染等。面對身體的不適,最明智的選擇是立即就醫,并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規范治療,確保安全有效。
2019-03-05 15:18
1.再次感染:可能接觸了新的病原體,要注意環境衛生。
2.治療不徹底:之前的治療未完全清除病菌,可能需調整用藥。
3.免疫因素:新生兒自身免疫功能較弱,可適當增強。
4.護理不當:如眼部清潔不到位,要加強護理。
5.合并其他感染:可能同時存在其他病菌感染,需進一步檢查明確。
總之,新生兒淋菌性結膜炎復發要及時就醫,明確原因,采取針對性治療和護理措施。
-
-
回答6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膽囊贅生物可能是息肉也可能是膽固醇性的。如果是炎性息肉有癌變的可能,另外贅生物也會引起一些消化道癥狀,如上腹區或右上腹區悶脹不適、隱痛、消化不良等。定期復查B超,一般半年一次。飲食上要注意避免高脂肪類食物。
2016-03-18 09:28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1.膽囊多發性贅生物,常見于膽囊息肉所致,具體需要結合臨床。一般問題不大,部分患者可能有消化道癥狀。2.脂肪肝問題也不大,這兩種疾病,只要積極注意飲食,加強體育鍛煉,一般可以治愈。但是如果診斷是膽囊息肉,要注意復查膽囊多發性贅生物,如果確診膽囊息肉,主要是定期復查,避免癌變,積極保守治療(積極消炎,利膽,清淡飲食等)的情況下,每1-3月復查一次,如果息肉變小,變少或消失,這樣往往考慮炎性息肉;,在積極保守治療1-3月后復查,息肉無明顯數量級變化,即小于10mm,(外科醫生常以直徑大于10mm為手術標準),可以每半年或一年復查一次.假如是惡性病變,3月后應該長大,不長大說明是良性,這樣半年復查可以了
2016-03-18 06:28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海龍 醫師
邢臺市威縣第二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你好,膽囊贅生物主要還是慢性膽囊炎長期刺激造成的膽囊壁的增生,這種增生多為良性的,但有惡性變的可能,所以定期復查很重要,臨床表現度為慢性膽囊炎的癥狀如肝膽位置的隱痛,不適,尤其油膩飲食后加重,在這就是消化道的癥狀如反酸,惡習,干嘔,口苦,腹瀉,腹痛等等,沒有特效的藥物,可以服用消炎利膽片等,減少油膩飲食,減少油炸,蛋黃等飲食,避免膽囊炎的復發。
2016-03-18 05:56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史東岳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從你的資料看,36歲了,體檢發現膽囊多發性贅生物考慮可能是膽囊息肉,但不管是何種類型的贅生物,既然是多發的,還是建議你最好切除病變的膽囊,即使是膽囊息肉,這種多發的息肉也是需要考慮手術切除的,因為這些贅生物第一是來源不明確,第二也有惡變的可能,所以最佳的選擇是切除膽囊,我建議你選擇腹腔鏡膽囊手術,在肚皮上打幾個洞眼就可以切除膽囊了,術后主要的是做病理檢驗。
2016-03-18 00:03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膽囊多發性贅生物一般是膽囊息肉比較多見,小于1公分的大多是良性的,可以定期觀察。如果贅生物大于1公分,容易惡變,建議腹腔鏡手術切除膽囊。平時飲食注意少吃高脂肪累食物。
2016-03-17 20:37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
Q: 頸椎不好為什么會導致頭痛? -
Q: 頸椎病治療方法有哪些? -
Q: 得了頸椎病做什么檢查? -
Q: 頸椎病的癥狀有哪些? -
Q: 頸椎病是怎么引起的? -
Q: 頸椎病有哪些有效的治療方式 -
Q: 頸椎病有哪些有效的治療方式 -
Q: 如何選擇適合治療頸椎病的醫院? -
Q: 頸椎病會引發腦供血不足嗎? -
Q: 患了頸椎病應采取哪些治療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