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性抑郁癥的表現
我這段時間經常忘記東西,例如,忘記早餐吃什么,失眠、沒有胃口、體重減輕、長期感到疲倦及失去體驗快樂的能力,感受不到生活的樂趣,頭疼、背痛及腹痛的癥狀,專注力也大幅度下降,往往自我貶低、自我譴責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防治措施 1.[1]本病常因受精神刺激或軀體原發病疼痛誘發,故對病人要多給安慰、勸解、疏導和鼓勵,幫助其解除精神壓力負擔;生活上熱情照顧,積極治療其原有病癥。 2.老年抑郁癥常會厭世輕生,要多加監護,嚴防其自殺。 3.鼓勵病人多參加文體活動,多聽音樂等;減少臥床時間,多交朋友,常談心互助。 4.盡力保持家庭和諧氣氛,家庭成員間要多關心、支持,諒解病人。 5.盡早陪同病人到醫院檢查、診斷、治療。藥物治療 老年抑郁癥的治療主要是抗抑郁藥物治療和輔助心理治療。調查顯示僅僅有10%~40%的老年抑郁癥患者接受了正規的藥物治療。目前的抗抑郁藥起效較慢,一般要服用2周后癥狀才有所改善,有的要8周才能取得臨床功效,在癥狀完全緩解后仍需維持治療至少6~12個月,其目的是預防復發。患者及家屬常抱僥幸心理不堅持服藥鞏固治療,大約12%~24%的病人會復發。心理輔導一般應由專門的醫務人員或心理醫生進行,同時家屬要積極配合,主要是進行支持性心理治療,給病人安慰、勸解、疏導和鼓勵,幫助其解除精神壓力負擔,提高他們的理解程度和適應能力。 還有一點需要高度重視,老年抑郁癥自殺的危險比其他年齡組大得多,抑郁癥自殺率約15%,老年抑郁癥高達25%,因此,對老年抑郁癥患者要多加監護,嚴防其自殺。 預防老年抑郁癥要從個人、家庭、社會三方面著手進行。老年人要豐富自己的日常生活,多學新知識,培養新的興趣愛好。多參加文體活動,多交朋友,還要學會傾訴,心里有什么不痛快的事,要向子女或朋友訴說。作為子女,要盡力保持家庭和諧氣氛,家庭成員間要多關心、支持,要耐心傾聽父母的嘮叨,多和父母聊天,給予老人心理上的支持和安慰。老年人容易產生孤獨感和無用感,全社會應該重視和尊重老年人,給他們更多的關心和幫助。心理治療 抑郁癥心理治療過程一般分為以下5步: 1、主要問題:求助者最關心、最困擾、最痛苦、最需要改善的問題。通常只有經過多次會面,求助者逐漸產生了對治療者的信任,才有可能逐漸暴露問題。 2、要注意問題之間在時間上的聯系:把求助者的過去、現在、將來的信息綜合起來考慮。 3、治療目標的確定:當對求助者的評估資料確定之后,治療者就要和求助者共同協商治療的目標問題。 4、治療目標的實施。 5、心理治療的結束、評估和隨訪:當確信求助者已經能夠獨立解決自己的問題、預期的治療目標已經達到時,就應該著手討論結束治療的問題。結束治療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抑郁癥心理治療方法:抑郁癥病人表現出來的無力感,絕望感甚至自殺的傾向,都緣于抑郁癥病人消極地看待自我、自己的經驗以及自己的未來,他們由此產生的一系列的負性情緒和思維,給自己的心理帶來了難以遏制的沖突,他們活在自己的功能失調性判斷里而不能自拔,而生活中的突發與應激事件又加速與鞏固著他們的認知模式,惡性循環中似乎已走不出生活的迷路。而抑郁癥心理治療方法能夠運用各種心理學的方法,如:精神分析療法,認知療法,心靈重塑療法,暗示療法等,引導病人進行認知的改變與心靈的重建,化解不良認知使他們產生的悲觀與失望情緒,喚起病人對自己積極的信念,這個過程是個在心理咨詢師帶領下病人對自身心靈探索的旅程,是任何藥物替代不了的。失眠抑郁癥的治療 一般而言,久治難愈,或是原因不明、長達數周甚至數月的失眠,可能是抑郁癥的重要信號。按照中醫理論,抑郁多半是肝氣郁結,多吃些疏肝導氣和清淡的食物,有利于調整不良情緒。例如:一、春季是百合上市的季節,做菜的話可以選擇西芹素炒百合,也可以用西芹、百合和黑木耳、甜菜椒等做成涼拌菜;二、可以用小米和枸杞煲粥,放冰糖調味,也可以用黑米、碎玉米和大米煲粥;此外,忌吃姜辣及油煎炸烤等刺激性食品。治療失眠引起的老年抑郁癥,從臨床應用上看,如果是輕度患者,可適當服用安定類藥物進行控制,但切忌長期使用以免產生藥物依賴,讓病情進一步惡化。如失眠時間較長或較為嚴重的患者,臨床研究顯示,采用中西藥進行綜合治療,如采用安定類西藥與中藥制劑進行聯合治療,可取得較為快速、理想的療效。另外,失眠引起的老年抑郁癥患者應該培養起較好的生活習慣,如晚飯后多散步,平常多運動等等,這些對于癥狀的恢復均有很好的幫助。自我調節 1、定計劃留有余地:每天晚上睡覺以前,考慮明天干什么。計劃不能定的太高,也不要太低,充分留有余地。這樣每天都可以順利完成計劃。 2、及時肯定自己:每天晚上睡覺以前,要充分肯定自己這即將過去的一天的成績和進步,不講消極的東西。能寫日記最好,把好的體驗、進步、成績記到日記上。天天都這樣記日記,覺得生活會越來越有意思。 3、盡量多參加一些活動,嘗試著做一些輕微的體育鍛煉,看看電影、電視或聽聽音樂等。可以參加不同形式和內容的社會活動,如講演、參觀、訪問等,但不要太多。 4、全球醫院網專家提醒,抑郁癥患者在沒有同對自己的實際情況十分了解的人商量之前,不要做出重大的決定,如調換工作、結婚或離婚等。編輯本段疾病護理 1.首先應與病人建立良好的治療性人際關系,要密切觀察自殺的先兆癥狀;如焦慮不安、失眠、沉默少語或心情豁然開朗、在出事地點徘徊、憂郁煩躁、拒餐、臥床不起等。護理人員不應讓患者單獨活動,可陪伴患者參加各種團體活動,如各種工療和娛療,在與患者的接觸中,應能識別這些動向,給予心理上的支持,使他們振作起來,避免意外發生。 2.安置患者住在護理人員易觀察的大房間,設施安全,光線名亮,空氣流通、整潔舒適的治療休養環境中。墻壁以明快色彩為主,并且掛壁畫及適量的鮮花,以利于調動患者積極良好的情緒,煥發對生活的熱愛。 3.嚴格執行整體護理管理制度,護理人員要有高度的責任感,對有消極意念的患者,要做到心中有數,重點巡視。尤其在夜間、凌晨、午睡、飯前和交接班及節假日等病房人員少的情況下,護理人員特別要注意防范。 4.要加強對病房設施的安全檢查。嚴格做好藥品及危險物品的保管工作,杜絕不安全因素,發藥時,應仔細檢查口腔,嚴防藏藥或蓄積后一次性吞服。編輯本段走出誤區 誤區1:只是情緒問題,不是疾病:老李近一個月以來總感到心情不好,煩躁不安,沒什么高興時候,以前愛看報紙,愛聽京劇,這些日子也覺得索然無味,不愿意說話,不想活動,總想一個人獨處,吃不香,睡不好,體重也掉了十多斤。精神科醫生診斷為抑郁癥,可家里人覺得這只是情緒方面的小問題,還沒到病的份兒上。 抑郁癥是一種常見的精神疾病,患病率很高。人都有情緒不好的時候,但情緒不好到了一定程度,持續到一定時間,就可能是抑郁癥,就不應該認為是通常的情緒不好,而應該以抑郁癥來對待。 誤區2:老伴去世,悲傷過度,不是得了抑郁癥:趙女士的老伴半年前因病去世多運動可以預防抑郁,她一直無法從悲傷中擺脫出來,心里非常難受,常想起這么多年來,夫妻互相陪伴,恩恩愛愛,如今只留下自己一個人形影孤單。她整日以淚洗面,半年多時間心情一直好不起來,看見什么都覺得沒意思,子女們專門來陪她,她也覺得心煩,不愿出門,整日唉聲嘆氣,有時甚至想死。大家都覺得這是親人去世的正常反應,根本不是病。 親人去世后,親屬(居喪者)一定非常痛苦,情緒行為也一定與平常不同,醫學上稱作居喪反應。居喪反應是一種正常的悲痛反應,親屬經常向周圍人訴說悲傷的心情,會有輕微的負罪感,如認為自己沒有照顧好死者,會有輕微的體重減輕與睡眠紊亂,但在2個月內嚴重癥狀會消失,居喪者會試圖重返工作和社會活動,如盡量與家庭成員在一起或去工作,居喪者主動通過這些方式來轉移注意力,擺脫悲痛情緒,1年內情緒逐漸平穩。而居喪者患的抑郁癥是一種異常的悲痛反應,與居喪反應有多方面不同,抑郁癥患者會有強烈的負罪感,認為自己有罪,會有強烈的無價值感,認為自己活得毫無意義,經常考慮或企圖自殺,有明顯的體重減輕和睡眠紊亂,這些嚴重的癥狀持續2個月以上,患者幾乎不想也無法重新開始工作與社會活動,這種異常的情緒可持續1年以上。因此,切不可把抑郁癥當成正常的居喪反應。 誤區3:退休后抑郁,是不適應:老劉以前在單位當局長幸福晚年,一呼百應,非常風光,今年到年齡退休了。回家后總覺得不適應,家里沒什么大事讓自己拍板,老伴也不聽自己的,半年都過去了,老劉高興的時候一直很少,總覺的特別沒意思,不想說話不想動,吃不下飯,睡不好覺。周圍人都說老劉只是適應不了退休后的生活,性格不夠開朗,不是得了病。 遇到不如意的生活事件,醫學上稱作不良生活事件或負性生活事件,每個人都需要一個適應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可能會出現抑郁、焦慮的情緒。性格開朗、心理素質好的人能很快度過這一時期,接受現實,正確面對以后生活;性格不開朗、心理素質差的人則可能出現持續較長時期的抑郁、焦慮情緒。醫生判斷患者是否得了抑郁癥,是根據前面所述的抑郁癥臨床診斷標準,不管有無重大刺激,不管是什么性格類型,只要嚴重到一定程度,滿足標準,就診斷為抑郁癥,就應該進行抗抑郁治療。當然,抑郁癥與性格、與生活事件有密切聯系,性格不開朗,不樂觀的人,在不良生活事件發生后,更容易得抑郁癥。中老年抑郁癥患者發病前常有家庭矛盾、經濟糾紛、身患重病等誘發因素。特別是在離、退休后,由于離開工作崗位,社會活動圈子縮小,更容易產生孤獨、無助、自卑等不良心理,很容易患抑郁癥。 誤區4:只是身體不好,沒有精神問題:老張這幾個月來,總覺得身體不舒服,心慌氣短,胸口發悶,疲乏無力,食欲減退,體重減輕。全家都擔心老張得什么病了,陪老張多次到各大醫院檢查,也沒查出什么問題。最后,精神科大夫診斷為抑郁癥,家里人都不解:這明明是身體上的毛病,怎么是抑郁癥? 有些中老年抑郁癥患者,往往主訴最多的是軀體的各種不適,到多家大醫院各個科室反復檢查,但又找不到任何器質性的病因。其實,在這些軀體不適下常掩蓋著患者內心抑郁的體驗。遇到這種排除軀體疾病后的患者,經過專科醫生的仔細詢問,能發現患者內心存在著無愉快感、無興趣、精力缺乏等抑郁體驗。這種情況醫學上稱作隱匿性抑郁。經過抗抑郁治療后,軀體不適將緩解。 誤區5:也就說說,不會真的自殺:老徐得了抑郁癥,醫生一再叮囑家屬,老徐有自殺觀念,要嚴加防范,最好住院治療。可家里人覺得沒那么嚴重,認為老徐也就說說,不會真去自殺,家里人多陪著就行。結果,當天晚上,老徐趁家人熟睡后,把一瓶安定都給吃了。幸虧老伴及時發現,送到醫院經過搶救后才脫險。事后,家人都后悔自己沒有重視,差點出事。 抑郁癥患者長期心情低落,愉快感喪失,覺得自己沒用了,沒有希望了,生不如死,經常出現自殺觀念,自殺企圖,甚至有自殺行為。與青壯年患者相比,老年抑郁癥患者一旦下決心自殺,意志更加堅定,行為更加隱蔽,自殺的發生率更高。因此,抑郁癥患者只要有自殺觀念,就必須嚴加護理,千萬不可忽視。編輯本段飲食保健 1.全谷多纖維食物。每餐吃點全谷食物、糙米以及多纖維食物等復雜碳水化合物,有助于增強飽腹感,防止暴躁易怒情緒。而白面包、通心粉和精加工面粉制作的食物不易令人維持好心情,也更易導致肥胖。 2.藍莓。藍莓多纖維且低熱量,富含多種抗氧化劑和維生素C,有助于緩解壓力。常吃藍莓有助于減少自由基對大腦的損傷,改善和保護記憶力。 3.扁豆。扁豆等豆類食物富含B族維生素和葉酸,可改善情緒和大腦神經功能。哈佛大學一項研究發現,38%的抑郁癥女性存在葉酸不足問題。
2016-03-17 13:27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孟慶福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1、嚴重失眠:原本睡眠良好的老人會突然變得難以入眠,有的入睡晚,但醒得過早,或入睡了但自己感覺并沒有入睡。2、便秘:原本排便正常的老人會變得難以排便,嚴重可閉結一周,同時還會伴以種種消化障礙,如食欲大減甚至完全不思飲食,有的還出現腹脹、口臭等癥狀。3、心血管異常。老年抑郁癥患者常出現血壓升高、心率中快或某些冠心病癥狀。服用一些藥物能夠暫時制止這寫癥狀。4、無名疼痛:部分老年抑郁癥患者在出現失眠、便秘、心悸等軀體癥狀的同時,還會出現諸如頭痛、心痛、腰背痛、關節痛等以疼痛為主的癥狀,而且患者以說不準。患者服止痛藥無濟于事,但服用抗抑郁藥疼痛又會緩解、消失
2016-03-17 09:29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