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頭痛是怎么回事?
我的父親今年五十多歲,經常會頭痛,痛的時候低頭搖頭都很痛,一般他都服用“安乃近”才能減輕痛苦,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我也曾經遇到過這種情況,一般是睡眠不足、用腦過度或者是吹了冷風的情況下會這樣子頭痛,要怎樣治療呢?第一次問題補充:沒有其它的癥狀,就是走路時稍微顛一下頭也會感覺很痛。第二次問題補充:沒那么嚴重吧?動不動就做這個那個的檢查,醫院里老搞這些名堂搞創收!討厭死了!我家寶寶感冒動不動就讓輸液,才一歲多的孩子就受那么大的罪,我現在都有點不相信醫院了。第三次問題補充:當然是給我父親治療啊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您好,頭痛的部位僅供病灶診斷時參考:一般顱外病變頭痛多與病灶一致,或位于病灶附近,如眼源性、鼻源性和牙源性頭痛;青光眼引起的頭痛多位于眼的周圍或眼上部。但頭顱深部病變或顱內病變時,頭痛部位與病變部位則不一定符合。小腦幕以上的病變疼痛多位于病變的同側,且以額部為多,并向額部放散;小腦幕以下腫瘤時,頭痛多位于后枕部。急性感染性疾病(中樞神經系統感染或顱外感染性疾患)所引起的頭痛,呈全頭痛、彌散性,很少呈放散性。頸部劇烈疼痛伴有頸部強直者,多見于蛛網膜下腔出血、腦膜炎及急性頸肌炎等。下面是物理方面的治療!治療頭痛時常用的針灸穴位有哪些? 百會:兩側耳尖連線中點的頭頂正中,屬督脈。 頭維:額角發際,當鬢發前緣直入發際2.5寸,屬胃經。 頭神庭:在頭部正中線,入發際0.5寸,屬督脈。 頜厭:在鬢發上,當頭維與曲鬢連線的上1/2段中點取穴,屬膽經。 懸顱:鬢發邊緣當頭維與曲鬢之間,沿鬢發弧形連線之中點取穴,屬膽經。 下關:耳屏前約一橫指,當顴骨下方與下頜切跡所形成的陷窩處,合口有孔,閉口取穴,屬胃經。 頰車:在下頜角前上方一橫指凹陷中,咬緊牙齒時咬肌隆起處,屬胃經。 迎香:在鼻翼外緣中點旁開,當鼻唇溝中取穴,屬大腸徑。 印堂:兩眉連線的中點,鼻尖直上,經外奇穴。 太陽:眉梢與外眥的中點向后約1寸凹陷處,經外奇穴。 絲竹空:眉梢之外側,屬三焦經。 上星:在頭部正中線,入前發際1寸,屬督脈。 大椎:俯伏或正坐低頭,第7頸椎棘突之下,屬督脈。 啞門:在后正中線,第一、二頸椎之間,約當后發際上0.5寸,屬督脈。 人中:鼻中隔直下,人中溝上1/3處,屬督脈。 率谷:耳尖上方,入發際1.5寸,屬膽經。 風池:枕骨粗隆直下凹陷處與乳突之間,當斜方肌與胸鎖乳突肌上端之間,屬膽經。 攢竹:在眉毛內側端,眶上緣切跡取穴,屬膀胱經。 列缺:橈骨莖突上方、腕橫紋上1.5寸,簡便定位法可以兩手虎口交叉,當食指尖所至凹陷處,屬肺經。 曲池:屈肘,肘窩橫紋外端與肱骨外上髁連線之中點,屬大腸經。 內關:腕橫紋上2寸,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屬心包經。 后溪:第五指掌關節尺側上方,赤白肉際陷中,握拳橫紋盡處取穴,屬小腸經。 合谷:手背面第一、二掌骨之間,近第二掌骨中點的橈側,屬大腸經。 神門:在腕橫紋上,當尺側腕屈肌腱的橈側,屬心經。 氣海:前正中線上,臍下1.5寸,屬任脈。 關元:前正中線上,臍下3寸,屬任脈。 中脘:前正中線上,臍上4寸,屬任脈。 腎俞:第二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屬膀胱經。 心俞:第五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屬膀胱經。 太溪:內踝與跟腱聯線之中點,平內踝尖取穴,屬腎經。 三陰交:內踝高點直上3寸,脛骨內側后緣取穴,屬脾經。 血海:髕骨內上緣上2寸,簡便定穴法為術者面對病人,用左(右)手掌心按在病人右(左)膝髕骨上,當拇尖所至處定穴,屬脾經。 足三里:在犢鼻穴下3寸,距脛骨前嵴外側一橫指處,屬胃經。 太沖:在足背第一、二跖骨結合部之前的凹陷處,屬肝經。
2016-03-17 01:58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您這種情況常見于神經性頭疼,不排除腦血管痙攣建議您可以做個顱腦多普勒來明確一下病因,未明確病因前不建議亂用藥物
2016-03-16 13:50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這個有可能是吃去痛片導致的虛脫的原因.注意糖水的補充看看.
2016-03-16 13:38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孔書雪 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從你所述的情況初步考慮是有神經性頭痛.建議在當地醫生或藥師指導下服用治偏痛沖劑,2十5味珊瑚丸.再觀察病情.
2016-03-16 11:42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這種情況有可能是神經性疼痛導致的。注意保暖,避風避寒,可以服用川芎茶調散進行治療。
2016-03-16 08:28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