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癥狀:不能走路發病時間:20年化驗檢...
主要癥狀:不能走路發病時間:20年化驗檢查結果:曾經治療情況和效果:沒有明顯效果怎樣治療運動神經元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史東岳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運動神經元病是一系列以上下運動神經元改變為突出表現的慢性進行性神經系統變性疾病臨床表現為上下運動神經元損害的不同組合特征表現為肌無力和萎縮延髓麻痹通常感覺神經不受累病程較長起病隱匿進展緩慢運動神經元病的治療包括病因治療對癥治療和各種非藥物治療因為運動神經元病是一組異質性疾病致病因素多樣且互相影響故其治療必須是多種方法聯合應用1維生素E和維生素B族口服2ATP100mg肌注輔酶A100u肌注胞二磷膽堿250mg肌注可間歇應用3可使用于治療本病的一些藥物如促甲狀腺素釋放激素干擾素卵磷脂睪酮半胱氨酸免疫抑制劑及血漿置換療法等但療效難以評估4按摩患肢做被動活動5防治肺部感染運動神經元病可適用中醫中藥治療
2016-03-11 18:39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運動神經元病屬中醫痿證痿證是肢體筋脈弛緩軟弱廢用的病證.中醫認為腎為先天之本主藏精主骨生髓.中醫痿證其與腎的關系最為密切先天稟賦不足精虧血少不能營養肌肉筋骨逐漸出現肌肉無力萎縮.同時脾胃為后天之本化生氣血營養五臟六腑肌肉筋骨且脾主肌肉脾胃虛弱氣血生化不足肌肉無以營養則肌肉萎縮肌肉無力等.采用中醫純中藥方劑治療運動神經元病等肌肉神經疾病痿證會取得良好的治療功效.因為適宜的中草藥作為螯合劑能夠跟人體組織器官內沉積的過多的有害的自由基鈣質脂質膠原蛋白粘多糖鉛汞砷鋁銅等物質螯合排泄掉體內蓄積的種種致病因子去除患者血漿中的抗體免疫復合物等致病因素消除了病癥使機體“推陳出新“脫胎換骨等效應為整個人體解毒恢復了機體的代謝平衡從而祛除了機體內的種種隱患和病灶最終達到了防病治病之目的.
2016-03-11 15:35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治療方案:激素對本病的治療療效甚微中醫辯證施治增強機體免疫功能提高肌體抗病能力中西醫結合擴張受累神經微循環血運以養神經使受損殘余神經得到充分的血供阻止病情繼續發展.并采用神經再生之藥興奮激活麻痹休克的神經復合治療以支配調節運動及各種功能獲得恢復改善.需指導再次聯系.
2016-03-11 15:34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國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經元性變性疾病是一慢性神經蠶食損害性疾病,發病后期治療難以痊愈,其發病嚴重時可侵犯脊髓前角細胞和腦干神經核以及大腦運動皮質錐體細胞導致呼吸困難吞咽障礙而危及生命,約有5%-7%的患者和基因免疫異常或病毒感染所致.其余患者病因不明,有報道說和重金屬,化學中毒以及周圍環境有關.單純的藥物治療療效不佳病情難以控固,由于本病導致神營養障障且逐步繼發缺養性神經功能損害加重從而使神經功能癥狀進一步加重.治療方案:激素對本病的治療療效甚微,中醫辯證施治,增強機體免疫功能,提高肌體抗病能力,中西醫結合擴張受累神經微循環血運以養神經,使受損殘余神經得到充分的血供阻止病情繼續發展.并采用神經再生之藥興奮激活麻痹休克的神經復合治療以支配調節運動及各種功能獲得恢復改善.需指導再次聯系.
2016-03-11 13:52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經元性變性疾病是一慢性神經蠶食損害性疾病發病后期治療難以痊愈其發病嚴重時可侵犯脊髓前角細胞和腦干神經核以及大腦運動皮質錐體細胞導致呼吸困難吞咽障礙而危及生命約有5%-7%的患者和基因免疫異常或病毒感染所致.其余患者病因不明有報道說和重金屬化學中毒以及周圍環境有關.單純的藥物治療療效不佳病情難以控固由于本病導致神營養障障且逐步繼發缺養性神經功能損害加重從而使神經功能癥狀進一步加重.治療方案:激素對本病的治療療效甚微中醫辯證施治增強機體免疫功能提高肌體抗病能力中西醫結合擴張受累神經微循環血運以養神經使受損殘余神經得到充分的血供阻止病情繼續發展.并采用神經再生之藥興奮激活麻痹休克的神經復合治療以支配調節運動及各種功
2016-03-11 12:50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運動神經元病? 運動神經元病(motor neuron disease,MND)是一組病因未明的選擇性侵犯上下兩級運動神經元的慢性進行性變性疾病。病變范圍包括脊髓前角細胞、腦干后組運動神經元、皮質錐體細胞及錐體。臨床特點為下運動神經元損害引起的肌萎縮、肌無力和上運動神經元(錐體束)損害的體征并存臨床上分為肌萎縮側索硬化癥、進行性脊肌萎縮癥、進行性延髓麻痹及原發性側索硬化。感覺系統和括約肌功能一般不受影響。最常見的MND類型肌萎縮性側索硬化(amyotrophic lateralsclerosis,ALS)呈全球性分布,年發病率約2/10萬,人群患病率(4~6)/10萬同90%以上為散發病例。成人MND通常在30~60歲起病,男性多見。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