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疾病遺傳嗎
我母親當年高考只差三分,在三十歲左右,出現了精神問題.癥狀:喃喃自語,經常答非所問,但感覺有時意識還算可以,只是表達不清楚,有罵人的經歷,但依然能煮飯給我吃.但同時也在三十歲左右,我陪母親回家的路上,母親兩眼上翻(并沒口吐白沫,昏倒在地).看過地方精神病院,所吃的精神病藥有一定作用.46歲也就是今天,我帶去空軍醫院,精神科醫生看到我媽媽認為有可能精神分裂,建議我去省精神衛生中心接受檢查并住院.在省精神衛生中心,聽了我說的病史后,建議我母親做腦電圖ct,頭顱共振器質神經檢查,診斷結果為顳葉損害,繼發性癲癇精神障礙.關于家族史,其五個兄弟及子代姐妹都很正常,聰明,不乏醫生教師.只是有聽說一個姐姐觸電截肢,因此自殺.請問會不會遺傳及遺傳概率?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您好,根據臨床上遺傳學研究,證明遺傳因素在精神病的發生中起一定的作用。本病患者近親中的患病率比一般居民高數倍。與患者血緣關系越近,精神病的發病率越高。
2016-03-08 20:14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精神分裂癥如果長時間不能治愈,或者病情多次復發,患者就會出現思維貧乏、情感淡漠、意志缺乏等陰性癥狀,此時,患者智力相對正常,卻生活懶散,對家人缺少親情,對自己的未來毫無打算,整天呆坐不語,喪失了工作和生活能力,這就是“精神衰退”,從社會功能的角度講,就叫做“精神殘疾”.這是精神分裂癥最可悲的結局,疾病是一個人的生理、心理功能的缺陷,而殘疾則是強調疾病對其正常生活、工作和學習的限制和妨礙,所以,精神疾病不等于精神殘疾,精神疾病患者也不一定就是殘疾人,如果一個人一旦得了精神疾病,就永久性地被當作殘疾人來照顧,而忽視他們的勞動力和創造力,這是對社會生產力的一種極大的浪費,也是對精神疾病患者的一種不公平的待遇。
2016-03-08 19:52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這是有一定遺傳性的。男女都有被遺傳的可能。謝謝咨詢
2016-03-08 15:30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精神病的遺傳只是一個因素,下一代的發病率與許多因素有關,特別是心理.社會因素,如果父母都是病人,發病率為1/2---1/4,請不要過多的考慮,關鍵要注意培養孩子的環境適應能力,只有這樣才能不發病,這是一個精神科醫生的忠告,請采納.
2016-03-08 07:32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武威 主治醫師
太原市第二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心理門診
-
精神分裂癥如果長時間不能治愈,或者病情多次復發,患者就會出現思維貧乏、情感淡漠、意志缺乏等陰性癥狀,此時,患者智力相對正常,卻生活懶散,對家人缺少親情,對自己的未來毫無打算,整天呆坐不語,喪失了工作和生活能力,這就是“精神衰退”,從社會功能的角度講,就叫做“精神殘疾”.這是精神分裂癥最可悲的結局,疾病是一個人的生理、心理功能的缺陷,而殘疾則是強調疾病對其正常生活、工作和學習的限制和妨礙,所以,精神疾病不等于精神殘疾,精神疾病患者也不一定就是殘疾人,如果一個人一旦得了精神疾病,就永久性地被當作殘疾人來照顧,而忽視他們的勞動力和創造力,這是對社會生產力的一種極大的浪費,也是對精神疾病患者的一種不公平的待遇。如果您還有其他疑問可以點擊左側咨詢我,可以更清楚地描述下您的癥狀,相信我能給你滿意的答復。
2016-03-08 04:25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