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羅向陽 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三級甲等
兒科神經內分泌專科
-
寶寶拉肚子時,飲食調理很重要,包括清淡飲食、補充水分、避免高蛋白食物、選擇易消化食物、注意飲食衛生等。自行處理身體不適可能加重病情,及時就醫并遵循醫生的治療方案是關鍵。
2018-08-11 15:42
1.清淡飲食:如米湯、稀飯,減輕腸道負擔。
2.補充水分:防止脫水,可喝適量溫水或口服補液鹽。
3.避免高蛋白食物:如肉類、蛋類,以免加重腸道負擔。
4.選擇易消化食物:如蒸熟的蘋果泥,有一定止瀉作用。
5.注意飲食衛生:餐具消毒,食物新鮮干凈。
合理的飲食調理有助于寶寶拉肚子盡快恢復,但如癥狀嚴重,需及時就醫。
-
-
回答6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你好!精神分裂癥是大腦功能紊亂所致,突出表現為精神活動的異常,主要是受幻覺、幻聽、幻視等癥狀的困擾,該病因是睡眠持續不好或睡眠嚴重不足、大腦過度疲勞引起的,就該癥,目前國內外抗精神類西藥以鎮靜、安眠之作用來實現對異常癥狀的控制,在治療中有一定的治療效果,由于依賴性強,一旦藥量不足或停藥就會復發,需要終身服用,同時副作用大,它對大腦及心、肝、腎功能有一定的危害,需要定期查驗其肝、腎功能,對服用時間過久藥量過大的患者會導致大腦萎縮,在西藥控制下的患者多數處在抑郁狀態,其反應遲鈍、言語遲緩、木僵、呆滯、發胖、心率不齊、嗜睡、內分泌失調等,患者不能正常有效地工作和生活等。西醫將該癥稱之為世界難題.精神分裂癥中醫稱之為癲證和狂證,便是重陰則癲、重陽則狂。其治療以開竅醒神、理氣化郁、安神鎮驚、清熱化痰、抑制虛煩不眠等作用來對其異常癥狀的調治和修復,從而實現患者的痊愈,因為中醫中藥沒有依賴性,之所以它是標本兼治,停藥后不會再復發,這是中醫中藥的最大優點,建議給予治療,以便早日康復。
2016-03-08 13:46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精神疾病不易治愈且容易復發的主要原因是沒有去除心理因素,藥物只是控制了疾病的某些癥狀,當遇到社會心理因素的刺激時又可能復發,因此建議最好采用中藥配合心理治療可以達到很好的治療效果,中藥可以起到調理情緒,醒腦開竅、疏肝滌痰、調理氣血,調整機體的臟腑功能及平衡陰陽的作用。服用中藥治療逐漸減掉西藥。中藥副作用小、標本兼治。中藥沒有依賴性,而且可以對抗西藥的副作用,調理長期服用西藥后的身體狀況,調理臟腑機能,固本培元,達到治愈的目的。同時配合心理治療從根本上治療疾病,才能取得滿意的治療效果
2016-03-08 11:41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您好,精神分裂癥主要表現為狂燥不安、偏執、抑郁、恐懼焦慮、幻聽幻覺、敏感多疑、強迫急躁、思維紊亂、胡言亂語、亂摔東西、沖動傷人、不能控制自己等。這種情況最好去專業醫院進行治療,根據具體情況給予抗抑郁或者是抗興奮的藥進行治療。
2016-03-08 10:02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精神分裂癥病因復雜,尚末完全闡明。多起病于青壯年,表現為感知、思維、情感、意志行為等多方面障礙,精神活動與周圍環境和內心體驗不協調,脫離現實。一般無意識障礙和明顯的智能障礙,可有注意、工作記憶、抽象思維和信息整合等方面認知功能損害。病程多遷延,反復發作,部分患者發生精神活動衰退和不同程度社會功能缺損。如果能夠積極治療,大部分精神癥狀可以得到控制。尤其早發現,早治療,在藥物治療基礎上接受心理、康復綜合治療,防止反復發作,可以避免或減輕社會功能損害。病程發展有持續進行和間歇發作兩種主要形式。持續進行者病程不斷發展,逐漸出現精神衰退,社會功能的缺損。間歇發作的病程在精神癥狀明顯減退后進入緩解期,處于緩解狀態的病人,有的患者精神癥狀消失,自知力恢復,社會功能恢復;有的患者雖然精神癥狀基本消失,可留下不同程度的個性改變,工作和學習能力較病前降低;有可能再次發作。一般情況下,不經積極治療有相當多的精神分裂癥患者預后不佳。
2016-03-08 08:26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盡管目前對其病因的認識尚不很明確,但個體心理的易感素質和外部社會環境的不良因素對疾病的發生發展的作用已被大家所共識。抗精神病藥物治療是精神分裂癥首選的治療措施,藥物治療應系統而規范,強調早期、足量、足療程,注意單一用藥原則和個體化用藥原則。
2016-03-08 06:10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