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先天性肌斜頸是一種常見的小兒頸部畸形,多因胸鎖乳突肌病變所致。其發病原因包括產傷、胎位不正、遺傳因素、頸部感染、血管異常等。治療方法包括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 1.產傷:分娩時可能因產程過長、助產手法不當等導致胸鎖乳突肌損傷,引起肌纖維攣縮。 2.胎位不正:胎兒在子宮內長期處于異常胎位,使胸鎖乳突肌受壓,出生后易發生肌斜頸。 3.遺傳因素:部分患兒有家族遺傳傾向。 4.頸部感染:頸部的炎癥可能影響胸鎖乳突肌,導致肌肉攣縮。 5.血管異常:局部血管發育異常,影響肌肉血供,引發病變。 先天性肌斜頸發現后應盡早治療,多數患兒通過早期干預可獲得良好效果。家長要密切觀察寶寶情況,及時就醫,遵循醫生建議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
2025-02-11 04:09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先天性肌斜頸是一種常見的小兒頸部畸形,多因胸鎖乳突肌病變所致。其發病原因包括產傷、胎位不正、遺傳因素、頸部感染、血管異常等。治療方法包括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 1.產傷:分娩時可能因產程過長、助產手法不當等導致胸鎖乳突肌損傷,引起肌纖維攣縮。 2.胎位不正:胎兒在子宮內長期處于異常胎位,使胸鎖乳突肌受壓,出生后易發生肌斜頸。 3.遺傳因素:部分患兒有家族遺傳傾向。 4.頸部感染:頸部的炎癥可能影響胸鎖乳突肌,導致肌肉攣縮。 5.血管異常:局部血管發育異常,影響肌肉血供,引發病變。 先天性肌斜頸發現后應盡早治療,多數患兒通過早期干預可獲得良好效果。家長要密切觀察寶寶情況,及時就醫,遵循醫生建議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
2025-02-10 18:48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肌性斜頸是由于一側胸鎖乳突肌攣縮所致頭部向患側偏斜,并隨患者年齡增長而逐漸引起面部及頭顱畸形的一種常見病.該病以兒童為主,在嬰幼兒發病率為0.4%~1.3%.若早期得不到合理治療,隨年齡增長畸形將逐漸加重,將對病人心理,工作,婚姻帶來很大的影響.對1~3個月的嬰幼兒,由于發現早,病程短,患側的胸鎖乳突肌尚未發生纖維性變,攣縮而形成僵硬腫塊,可用理療,熱敷,按摩等辦法促使胸鎖乳突肌的腫塊吸收,消散.此外,還可配合體位訓練,即當患兒臥床時,用多種方法逗引,使他發生興趣,將頭顱盡量偏向健側,頦部轉向患側,以促使患側的胸鎖乳突肌被牽拉伸長.或喂奶時采用健側在下的方法,使其頦部盡量偏向患側.上述幾種方法交替使用效果較好,一般經過1~2個月的治療,大多數患兒可被治愈.斜頸時間較長,患側胸鎖乳突肌已發生纖維性變,攣縮,變短,變硬時,或患兒已1歲以上時,則需手術治療.您可以到醫院就診,具體聽從醫生的指導.
2016-03-05 03:58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你好,先天性肌斜頸是胸鎖乳突肌的先天性單側攣縮,導致頭和頸的不對稱畸形,頭傾向患側,早期建議按摩,可以改善的,嚴重時最好及時手術治療,可以治療的。
2016-03-05 02:09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先天性斜頸是由胸鎖乳突肌纖維化引起的.病因主要有供血不足;產傷出血和先天性的畸形.其臨床癥狀在嬰兒出生時并無異常,約在7到10天后發現在頸部胸鎖乳突肌中,下三分之一處有腫塊隆起,呈圓形或橢圓形,隨即肉移動,質硬.按之則嬰兒哭鬧,頭轉向患側,下頜轉向健側,下頜旋轉轉向患側受限制.腫塊無紅,腫,熱,痛.建議去醫院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對預防繼發性病變,如頭,臉,頸椎畸形是非常重要的.在腫塊出現就立即采取非手術療法,80%可以得到很好的效果.寶寶吃奶的時候固定于健側,使患側經常得到牽拉,臥時須使燈光來自患側,使寶寶患側轉向燈光,促使寶寶自行對抗,糾正肌肉萎縮.治療的關鍵是家屬進行手法復位:固定寶寶的兩個肩膀,下頜轉向患側,使頭部倒向健側而牽拉患側,每日100到200次,防止胸鎖乳突肌攣縮.手法治療一般是半年到一年,若是未見好轉,有加重可在醫生的指導下選擇手術治療.
2016-03-05 00:26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