頜下腺炎的癥狀、病因及治療方法是什么
因導管的阻塞和狹窄而導致頜下腺逆行性炎癥,稱為頜下腺炎,常與涎石并發。臨床表現主要為頜下腺腫大,疼痛,有膿性分泌物自導管口溢處。本病成年人發病率高,大多系慢性表現。目前有較有效的治療藥物和方法,治愈率較高。未及時接受治療者,未經正規治療者,療效欠佳,因此,早治療是關鍵。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頜下腺炎是一種常見的疾病,主要表現為頜下腺腫大、疼痛,有膿性分泌物自導管口溢出。其病因多樣,治療方法也有多種選擇。包括藥物治療、手術治療等。 1.病因:頜下腺炎常由導管阻塞和狹窄引起,涎石并發也是常見原因。此外,細菌感染、口腔衛生不良、機體免疫力下降、局部創傷等也可能誘發。 2.癥狀:除了上述主要癥狀外,還可能伴有發熱、吞咽困難、局部壓痛等。 3.檢查:通常需進行血常規、B 超、涎腺造影等檢查,以明確病情。 4.治療藥物:可使用抗生素如頭孢呋辛酯、阿莫西林、甲硝唑等進行抗感染治療。 5.治療方法:病情較輕時,可先嘗試保守治療,如熱敷、按摩腺體、促進唾液分泌等。若保守治療無效或病情嚴重,可能需要手術切除頜下腺。 頜下腺炎雖然常見,但只要及時診斷和治療,多數患者預后良好。患者應注意口腔衛生,增強免疫力,預防疾病發生。
2025-02-09 22:36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魁廣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因導管的阻塞和狹窄而導致頜下腺逆行性炎癥,稱為頜下腺炎,常與涎石并發。臨床表現主要為頜下腺腫大,疼痛,有膿性分泌物自導管口溢處。本病成年人發病率高,大多系慢性表現。目前有較有效的治療藥物和方法,治愈率較高。未及時接受治療者,未經正規治療者,療效欠佳,因此,早治療是關鍵。 臨床表現 1.發熱、脈搏、呼吸增快; 2.頜下、口底區明顯水腫,舌下皺襞紅腫; 3.頜下腺疼痛、壓痛,導管口發紅、有膿性分泌物排出; 4.慢性者,常有頜下區不適或脹痛;有鹼味分泌物自導管口排出; 5.導管阻塞時,頜下腺腫大,脹痛,尤其在進酸性飲食后更明顯,但食后逐漸緩解; 6.頜下腺腫大,質稍硬、壓痛,擠壓頜下腺時,導管口有鹼味或膿性分泌物排出。 治療 1.病原治療(去除涎石、導管擴大術); 2.物理治療(理療); 3.抗生素治療; 4.對癥支持治療; 5.重者可作手術摘除頜下腺; 6.早期輕型病例以口服抗生素和其他輔助為主; 7.重型病例以靜脈用藥,注意支持療效和防止并發癥; 8.慢性病例應采用病因治療,抗生素,支持對癥等綜合治療; 9.累發病例應考慮外科切除。
2016-03-03 17:14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