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出現多種癥狀的病因及治療方案是什么
五年前,因登山時突感心悸、氣短、胸悶,休息約1小時稍有緩解。以后自覺體力日漸下降,稍微活動即感氣短、胸悶,夜間時有憋醒,無心前區痛。曾在當地診斷為"心律不整",服藥療效不好。一個月前感冒后咳嗽,咳白色粘痰,氣短明顯,不能平臥,尿少,顏面及兩下肢浮腫,腹脹加重而來院。既往二十余年前發現高血壓(170/100mmHg)未經任何治療,八年前有陣發心悸、氣短發作;無結核、肝炎病史,無長期咳嗽、咳痰史,吸煙40年,不飲酒。查體:T37.1℃,P72次/分,R20次/分,Bp160/96mmHg,神清合作,半臥位,口唇輕度發紺,鞏膜無黃染,頸靜脈充盈,氣管居中,甲狀腺不大;兩肺叩清,左肺可聞及細濕羅音,心界兩側擴大,心律不整,心率92次/分,心前區可聞Ⅲ/6級收縮期吹風樣雜音;腹軟,肝肋下2.5cm,有壓痛,肝頸靜脈反流征(+),脾未及,移動濁音(-),腸鳴音減弱;雙下肢明顯可凹性水腫。化驗:血常規Hb129g/L,WBC6.7×109/L,尿蛋白(++),比重1.016,鏡檢(-),BUN:7.0mmol/L,Cr:113umol/L,肝功能ALT56u/L,TBIL:19.6umol/L.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患者存在多種癥狀,包括心悸、氣短、胸悶、咳嗽、下肢浮腫等,可能由高血壓性心臟病、肺部感染等引起,治療涉及藥物、生活方式調整等。 1. 高血壓性心臟病:長期高血壓導致心臟結構和功能改變,引起心界擴大、心律不整等。治療上使用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如卡托普利,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如纈沙坦,β受體阻滯劑如美托洛爾等,以控制血壓、改善心臟重構。 2. 肺部感染:感冒后咳嗽、咳白粘痰、左肺細濕羅音,需抗感染治療,如使用阿莫西林、頭孢呋辛等抗生素。 3. 心功能不全:不能平臥、下肢水腫等提示心功能不全,可使用利尿劑如呋塞米減輕水腫,增強心肌收縮力的藥物如地高辛等。 4. 肝功能異常:ALT 升高,需進一步明確原因,必要時保肝治療。 5. 蛋白尿:可能與高血壓腎損害有關,治療重點是控制血壓,保護腎臟功能。 患者病情較為復雜,需要綜合治療,同時注意休息,低鹽飲食,定期復查。治療過程中應密切觀察病情變化,遵醫囑調整治療方案。
2025-02-10 09:12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高血壓性心臟病是由于血壓長期升高使左心室負荷逐漸加重,左心室因代償而逐漸肥厚和擴張而形成的器質性心臟病。根據您的情況考慮是有高血壓心臟病伴有心衰的癥狀,要注意保持情緒舒暢,避免勞累,預防感冒,低鹽低脂飲食多食蔬菜水果,預防便秘。一般需要服用硝苯地平片、卡托普利和利尿藥等治療。
2016-03-02 11:59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孔書雪 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心臟病(heartdisease)是心臟疾病的總稱,包括風濕性心臟病、先天性心臟病、高血壓性心臟病、冠心病、心肌炎等各種心臟病健康飲食應符合以下要求:1.每日膽固醇的攝入量不超過300毫克。2.脂肪的攝入不超過總熱量的30%。3.少吃或不吃蔗糖、葡萄糖等精糖類食品。4.多食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如水果、新鮮蔬菜、植物油。5.少吃含飽和脂肪酸和膽固醇高的食物,如肥肉、蛋黃、動物油、動物內臟等。6.飲食要高鉀低鈉,鼓勵食用豆制品,飲茶。7.飲食有規律,不可過饑或過飽。8.適當攝入纖維素食物(包括谷類淀粉類)以保持大便通暢。[1]你好,根據情況建議到醫院檢查并對癥治療比較好的
2016-03-02 05:40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高血壓心臟病應該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合理的治療,應該根據病情的輕重和醫生的指導來決定是否住院。住院治療能夠有效的控制病情,平時也應該長期按時規律的服藥,穩定病情,避免反復或加重,飲食生活規律有序,避免熬夜勞累受涼,情緒穩定,避免壓力過大,減少或避免不適的發生。
2016-03-01 21:17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這最先需要降壓靜點甘露醇和舒血寧是最好的辦法
2016-03-01 20:57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