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有效的治療抑郁癥
我外婆最近幾年總是心事重重的,也不愛跟別人說話,年紀輕一點的人跟她說話她都不理他們,與她年紀相仿的人與她說話還好點,也去醫院做過CT檢查,治療過沒什么用,今年特別厲害,總是一個人跑出去,害的家里人總是出去找她。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姚學華 副主任醫師
勝利石油管理局龍口基地管理中心醫院
其他
內科
-
您好,治療抑郁癥的方法有以下:一,使患者說出內心的感覺,抑郁癥病人受病情的影響,大部分會出現思維遲鈍,對人和事物都失去興趣的情況。家屬需要用耐心、親切、熱情的態度給患者鼓勵、引導。同時,家屬還可以用親切同情的目光,激勵病人說出最想做什么,最需要什么,從而引領病人開始關注外界的事物。二、外出散心、旅游,家屬鼓勵抑郁癥病人走出家門散散心,不要一直窩在家里,如逛街、散步,去旅游等等,這對放松心情有一定的幫助。
2018-08-13 20:04
-
-
回答6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抑郁癥是一種常見疾病,引發抑郁癥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工作,家庭等等。其實有時候生活中的一點小事就有可能引起抑郁癥。現在有一種儀器叫做NB-C治療儀對于治療抑郁癥效果不錯可以試一下
2016-03-01 02:42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你所說的高興不起來到什么程度呢?情緒底落有沒有原因呢?如果你只感到高興不起來是不能診斷為抑郁癥的。抑郁癥的治療主要是藥物治療,建議你先不要服用抗抑郁的藥物,先到正規醫院去咨詢一下,確診后再服藥。
2016-02-29 17:31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必須強迫自己走出去,多接觸朋友,參加社會活動或出去旅游,盡管開始內心會很痛苦,但是只要堅持一段時間后,負面的情緒感受就會被外部環境慢慢消融,你的自信心就會重燃起來。
2016-02-29 14:43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保剛
揚州市第二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戒毒所
-
你好,抑郁癥的三大典型癥狀。一.情緒低落。二.思維遲鈍。三.運動抑制。在抑郁癥的治療方面,現有的常規治療方式就是大量按復興或亢奮性的藥物的使用,這種西藥刺激療法往往治標不治本,同時,西藥治療對患者的肝腎功能有著不可逆的傷害。“中醫腦神經平衡療法”采用系統化的治療模式,嚴格監控治療過程,根據治療效果及時調整治療方案,提升用藥效率,減少整體用藥量,從而徹底治愈疾病,解決抑郁癥復發的風險。
2016-02-29 10:51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孔書雪 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您好:抑郁癥表現的是情緒抑郁,語言減少,反應遲鈍。病人感到精神不濟,想做事卻做不動,覺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出現焦慮,嚴重可出現自殺意念,因此我們應該從以下來護理: 1.改善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分析去除不良的刺激因素。 家庭是一個集體,而病人只不過是集體中的一部分。一個不和睦的家庭,或某些成員的不良傾向、不良行為可以構成某些不良刺激因素,促使疾病的形成。在對抑郁癥病人的治療及護理上,應該讓家庭成員一起分析、尋找病人發病根源,共同去除不良刺激因素,改善家庭成員間的關系,創造一個和睦的家庭環境,這是抑郁癥病人家庭治療及護理的關鍵。 2.加強心理護理,防止病人自殺 對抑郁癥狀明顯的病人往往都會出現自殺念頭,必須留有人陪伴。陪伴必須較能體貼、關心患者并能體會病人的心境,通過與病人的交談,從中誘導病人傾吐內心的隱秘或痛苦,了解知道病人最關心的,最需要的,最擔心的是什么,從而盡量給予幫助解決。同時還要勸導病人面對現實對任何事情都不必過分擔心,順其自然,增強自信心及戰勝疾病的信心。注意觀察病人的情緒變化及異常言行,如發現病人流露出厭世念頭,或是抑郁狀態突然明顯好轉時,更應嚴密觀察,警惕預防病人自殺。此時應把家中危險物品(小刀、剪刀、繩、藥物等)收好,以防萬一。 3.睡眠護理: 抑郁癥病人常拌有失眠,以入睡困難、早醒為多見。常表現入睡前憂心忡忡、焦慮不安。此時家人應多在起身邊陪伴、安慰及勸導,這樣能使病人產生一定的安全感,焦慮情緒也較易消除,對病人的睡眠也會有幫助。抑郁癥患者常拌有早醒,自殺的時間多在清晨時分,所以對早醒的病人一定要給藥控制,延長其睡眠時間。 4.飲食、生活護理 抑郁癥病人因情緒低落常拌有食欲下降,有些病人想通過拒食來達到消極身亡的目的,所以應注意加強病人的飲食護理。另一方面,病人由于情緒抑郁,常臥床不起,需多注意督促起起床活動,督促及協助病人自理個人衛生,必要適當的個人衛生可使病人精神振奮。
2016-02-29 07:53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