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韓芳 主任醫師
惠州市第三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新生兒科
-
一個月嬰兒黃疸多為病理性,治療方法包括光照、藥物等。常見藥物有茵梔黃口服液、苯巴比妥、雙歧桿菌三聯活菌散等。身體不適時,要及時看醫生,根據醫囑進行治療,切勿自己胡亂用藥。
2019-03-15 08:16
1.光照治療:藍光照射效果較好,能促進膽紅素代謝,需在正規醫院進行。
2.藥物治療:
茵梔黃口服液:有清熱解毒、利濕退黃作用,但可能引起腹瀉。
苯巴比妥:誘導肝酶活性,加速膽紅素代謝,但要注意不良反應。
雙歧桿菌三聯活菌散:調節腸道菌群,減少膽紅素重吸收。
3.補充營養:保證嬰兒營養充足,有助于恢復。
4.密切觀察:監測膽紅素水平,了解病情變化。
5.病因治療:如感染引起,需抗感染治療。
總之,病理性黃疸要及時治療,家長應帶嬰兒在正規醫院就診。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史東岳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新生兒黃疸是在新生兒時期出現皮、鞏膜及黏膜黃染,又稱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其病因特殊而復雜,嚴重者可引起膽紅素腦病(核黃疸),常導致死亡和嚴重后遺癥。新生兒黃疸一般分為生理性黃疸和病理性黃疸兩大類。生理性黃疸屬于正常生理現象。由于新生兒膽紅素的代謝特點,約60%足月兒和80%以上的早產兒在出生后3-5天可出現黃疸,但一般情況良好,足月兒在14天內黃疸消退,早產兒可延遲到3-4周黃疸全部消退。病理性黃疸則屬于異常,一般與以下幾種因素有關:①細菌感染和新生兒敗血癥以及病毒感染如甲肝病毒、乙肝病毒、巨細胞病毒等;②新生兒溶血?。虎巯忍煨阅懙篱]鎖和膽總管囊腫;④母乳性黃疸,多于出生后4-7天出現黃疸,2-3周達高峰,在停止哺乳1-3天后膽紅素即可下降,如3天無明顯下降者可排除母乳性黃疸;⑤其他因素如遺傳性疾病、藥物性黃疸等。當新生兒出現以下情況之一者應考慮為病理性黃疸;黃疸出現過早(于生后24小時出現);黃疸程度重或進展快;黃疸持續時間長(足月兒超過2周,早產兒超過4周);黃疸退而復現者。任何原因引起的病理性黃疸都應找出原因進行治療,尤其是1周內的早產兒和有嚴重缺氧、酸中毒、顱內病變、嚴重感染的患兒,必須盡早積極治療,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2016-02-29 14:42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您好,根據您的描述,黃疸分生理性和病理性的,檢測結果可能是病理性的。需要及時治療。建議及時到醫院常規治療,可以配合光照療法,希望可以幫到您。
2016-02-29 05:20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陳紅霞 護師
文昌市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耳科(消化、分泌、腎內科)
-
這種情況主要是控制膽紅素一般嬰兒黃疸分為生理性和病理性兩種,如果黃疸持續時間長且逐漸加重,多考慮病理性,一般以藍光照射、茵梔黃等治療
2016-02-29 04:50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根據你的描述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藥物治療的。建議你最好到醫院進行面診,有問題及時咨詢醫生。
2016-02-29 04:07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