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奧迪括約肌功能異常患者應注意飲食、生活習慣、情緒、定期復查、遵醫囑治療等。 1. 飲食:避免油膩、辛辣、刺激性食物,如油炸食品、辣椒等。減少高脂肪食物攝入,如肥肉、動物內臟。增加蔬菜、水果等高纖維食物的攝取。 2. 生活習慣:規律作息,保證充足睡眠,避免熬夜。戒煙戒酒。適當運動,但避免劇烈運動。 3. 情緒:保持良好心態,避免緊張、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可通過聽音樂、散步等方式緩解壓力。 4. 定期復查:按照醫生建議定期進行相關檢查,如肝功能檢查、腹部超聲等,以便及時了解病情變化。 5. 遵醫囑治療:嚴格按照醫生開具的藥物進行治療,如熊去氧膽酸、山莨菪堿、阿托品等。不可自行增減藥量或停藥。 奧迪括約肌功能異常患者只要注意上述方面,積極配合治療,有助于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質量。
2025-02-07 16:56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海龍 醫師
邢臺市威縣第二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建議:奧迪括約肌功能異常的患者經藥物治療的效果不是很明顯,一般都采用手術治療的方法,需要在飲食上多注意,多吃容易消化的食物。
2016-02-29 18:37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建議:長期高脂飲食。高脂飲食,特別是含高膽固醇的食物,如動物腦、肝、腎及蛋黃等,可導致血液和膽汁中的膽固醇升高,極易產生膽石。
2016-02-29 04:38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建議:膽經阻塞吃什么藥或食物膽經阻塞吃什么藥或食物09-09-03匿名提問發布查看全部2個回答0shenn2005今年上半年,小羅因為膽囊結石做了膽囊切除術,術后,她恢復得很不錯。但她總是有些擔心,膽囊雖小,也是身體的一部分,也有它特殊的功能,膽囊切除后對身體會不會有什么不良的影響呢?膽囊切除后的病人該怎樣自我保養呢?膽囊切除術是治療膽囊結石的一種主要方法,也是目前腹部外科最常施行的手術之一。嚴重的急性膽囊炎、反復發作的慢性膽囊炎以及有癥狀的膽囊結石等都需要做膽囊切除術。醫學科學的發展和手術技巧的改進,大大提高了手術的安全性。但是,任何一位有經驗的醫生都不會將膽囊切除手術視為一種簡單的小手術,長期的臨床實踐經驗告訴我們,膽囊切除后對入體有一定的負面影響。膽汁排泄功能紊亂正常情況下,膽囊具有儲存、濃縮膽汁以及調節膽道內壓力的功能,以適應人進餐的生活習慣。正常人肝細胞不斷分泌膽汁,經膽囊管儲存在膽囊內并濃縮約10倍,進餐后膽囊收縮,大量膽汁排入膽道,以利脂肪的消化與吸收。膽囊切除后,膽道內壓力主要由肝細胞分泌壓來維持,壓力使奧迪(Oddi)氏括約肌長期開放,膽汁不間斷進人腸道。使得消化期膽汁量相對不足,非消化期注入膽道的膽汁不能發揮其作用,對食物的消化吸收有一定影響。若攝入脂肪稍多,由于失去了膽囊,使膽汁相對不足會導致脂肪消化、吸收不良而出現腹瀉、脂溶性維生素缺乏等。對消化系統的影響膽囊切除后,因膽汁返流可導致胃粘膜炎性改變;由于腸腔內膽酸濃度增加導致膽汁性腹瀉;個別情況可能因為膽管內壓持續在較高水平而發生膽汁逆流入胰管,導致膽源性胰腺炎的發生。但這三種情況的發生幾率并不大。總的來說,膽囊切除后并不會給人體的消化和吸收功能帶來太大的障礙。膽囊切除術后的并發癥(1)肺部感染主要與手術創傷及全身麻醉有關。術后應多幫助病人翻身、拍背、鼓勵病人咳嗽排痰。(2)黃疸主要原因可能有:①并發有膽總管內繼發性結石或因手術操作將膽囊內的小結石擠入膽總管所致;②與藥物或輸血、溶血反應有關;③可能有膽管損傷。(3)膽瘺常見原因是損傷副肝管、肝總管或膽總管,也可因膽囊管殘端結扎線滑脫等原因造成。一旦診斷明確,應及時處理。膽囊切除后確實對身體有一些不利,術后的恢復十分重要。除了注意休息外,控制飲食也很必要主要原因在于膽汁排泄功能較之術前發生改變。膽囊切除后近期,病人應忌吃高脂肪食物,飲食宜清淡,以少油、高蛋白(不吃蛋黃)、高熱量為原則。可以采取少吃多餐的辦法,尤其不宜一次吃太多的動物脂肪食物,如肥肉、豬蹄等。3~6個月后,可以逐漸少量多次添加脂肪飲食,以不出現腹部不舒服和腹瀉等消化不良為標準。經過一段時間適應后,對脂肪食物也就不會有任何反應了。此外,正常健康體檢,隨時掌握自己的健康狀況是完全必要的。雖然膽囊切除術后對人體有上面介紹的諸多影響,但若具有了膽囊切除的手術指征,我們主張患者還是應毫不猶豫地選擇手術。術后,在醫生的指導下正確的自我護理,相信可以很快地恢復健康,從而最大限度減少手術帶來的負面影響。膽結石膽囊炎常伴有膽囊結石,結石可阻塞膽囊管而引起炎癥。膽結石是由膽汁內無機鹽等雜質沉淀形成的小固態物,沉積于膽囊、肝內和肝外膽管中,往往導致膽管的某一部分梗阻而引起疼痛。營養成因膽石癥的發病原因尚不十分確切,目前已知有許多因素與其相關,其中重要的一個致病因素就是飲食營養。1、長期高脂飲食。高脂飲食,特別是含高膽固醇的食物,如動物腦、肝、腎及蛋黃等,可導致血液和膽汁中的膽固醇升高,極易產生膽石。此外,長期高脂飲食易使人肥胖,加之不好運動,導致膽囊肌肉張力下降,膽囊排空延緩,膽汁淤積,形成結石。2、長期低脂飲食。低脂飲食會影響機體對營養的吸收,造成膽汁缺乏及營養不良,也會引起膽石癥。3、喜愛甜食或過量攝取含糖量高的食物。精制的大米、面粉等會加速膽固醇的累積,造成膽汁內膽固醇、膽汁酸、卵磷脂二者之間比列失調。過多的糖分又會轉化為脂肪,使人發胖,增加形成結石的危險。4、長期飲酒。長期飲酒可導致肝纖維化、肝硬化、脂肪肝等病變,使得膽汁排空受阻淤積,這也是膽石癥的誘因之一。5、飲食習慣不合理。長期不吃早餐者易患膽石癥。因不用早餐,空腹時間長,膽汁分泌減少,易在膽囊中沉積,久之,便可形成膽囊結石。6、飲水過少。飲水少會導致血黏、膽汁稠,久之會生成膽石。主要癥狀1、“無癥狀”的膽囊結石(安靜結石):所謂無癥狀即沒有膽絞痛,幾乎無癥狀,甚至終生不被發覺。有時僅有輕微上腹悶脹、隱痛、不適、噯氣等,進食油膩后癥狀更明顯,易被當作“肝炎”、“胃炎”。查體右上腹輕壓痛、無肌緊張,當膽囊積水時可被觸及。2、膽絞痛:右上腹部劇烈絞痛,向肩、背放射,伴有惡心、嘔吐。為結石嵌頓所致,有時因體位改變,嵌頓解除而癥狀消失;否則會繼發感染、化膿、壞疸、穿孔而出現發熱、腹膜炎、休克等癥狀。膽絞痛多于飽餐或進食油膩后發作,少數病人在夜間發作。3、黃疸:結石落入膽總管或嵌頓于膽囊頸部的結石壓迫膽總管均可造成梗阻性黃疸。女性易患膽結石的原因膽結石是一種常見病,尤其在20至25歲的年齡段發病率較高。膽結石病還有一個特點是“重女輕男”。據有關資料統計,婦女膽結石的發病率是男性的2到4倍。造成膽結石“重女輕男”的主要原因有:1、喜靜少動。許多女性特別是中年婦女往往呆在家里的時間多,運動和體力勞動少,天長日久其膽囊肌的收縮力必然下降,膽汁排空就會延遲,這就容易造成膽汁淤積,使膽固醇結晶析出,為形成膽結石創造了條件。2、體質肥胖。許多女性平時愛吃高脂肪、高糖類、高膽固醇的飲品或零食,這一愛好的直接后果就是發胖,而肥胖是患膽結石的重要基礎。研究表明,體重超過正常標準15%以上的人,膽結石發病率比正常人高5倍。3、不吃早餐。現代女性中不吃早餐的恐怕要比吃早餐的多,而長期不吃早餐會使膽汁濃度增加,有利于細菌繁殖,容易促進膽結石的形成。如果堅持吃早餐,可促進部分膽汁流出,降低一夜所貯存的膽汁的黏稠度,降低患膽結石的危險。4、多次妊娠。女性在妊娠期間膽道功能容易出現紊亂,造成平滑肌收縮乏力,使膽囊內膽汁潴留,加之妊娠期血液中膽固醇相對增高,容易發生沉淀,形成膽結石的幾率大大增加。飲食調理飲食治療的目的是達到抑制結石的生成和緩解結石梗阻引起的疼痛。飲食治療的原則是:1、熱量供給要滿足生理需要,但要防止超量,一般為1500~2400千卡。2、限制脂肪,避免刺激膽囊收縮以緩解疼痛。手術前后飲食中的脂肪應限制在20克左右,隨病情好轉可略為增加,以改善菜肴色、香、味而刺激食欲。忌用油膩、煎、炸以及脂肪多的食物,如肥豬肉、羊肉、填鴨、肥鵝、黃油、油酥點心、奶油蛋糕等。3、控制食用膽固醇高的食物,以減輕膽固酶代謝障礙,防止結石形成。4、補充蛋白質。充足的蛋白質可以補償損耗,維持氮平衡,增加機體免疫力,對修復肝細胞損傷,恢復正常功能有利。每日蛋白質供給量為80~100克,宜選擇的食物有魚、蝦、瘦肉、兔肉、雞肉、豆腐。5、補充維生素和無機鹽。選擇富含鈣、鉀、鐵的食物。補充維生素C和B族維生素以及脂溶性維生素也很重要。6、多食富含纖維的蔬菜、水果,可減少膽結石形成。7、戒食一切辛辣食物和刺激性強的調味品。營養食譜雞內金粥[配方]粳米100克,雞內金6~10克,白糖適量。[制作]先將雞內金洗凈灰塵,瀝干,置鍋內以文火炒至黃褐色,研為細粉。再將粳米淘凈,放入鍋內,加水800毫升,文火煮至米開湯未稠時,加入雞內金、白糖同煮,煮沸后待粥稠湯黏時即可停火,不宜久煮。[用法]每日2次,可作早、晚餐食用。以溫熱為宜,忌冷服。[功效]補中益胃,緩急止痛,化石排石。
2016-02-29 03:00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