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用胰島素量大血糖仍高怎么辦
患糖尿病多年了,現在在用精蛋白鋅重組人胰島素混合注射液,早晚各一次,現在每次用量已達20個單位了,但血糖也還是高,有15左右,早中餐以后活動半小時左右,中午一般喝少量白酒.每天喝茶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國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糖尿病患者使用精蛋白鋅重組人胰島素混合注射液且劑量較大,但血糖仍高,可能與飲食、運動、飲酒、胰島素抵抗、藥物使用不當等有關。 1. 飲食:不合理的飲食結構,如攝入過多高糖、高脂肪食物,會影響血糖控制。應遵循低糖、低脂、高纖維的飲食原則,控制主食量,增加蔬菜和優質蛋白的攝入。 2. 運動:雖然有活動,但運動強度和時間可能不足。建議適當增加運動強度和延長運動時間,如每天進行 30 分鐘以上的有氧運動。 3. 飲酒:白酒中的酒精會影響血糖代謝,應盡量避免飲酒。 4. 胰島素抵抗:長期患病可能導致機體對胰島素不敏感。可在醫生指導下加用改善胰島素敏感性的藥物,如二甲雙胍、吡格列酮等。 5. 藥物使用不當:胰島素的保存、注射方法等不當也會影響效果。要確保胰島素正確保存和注射。 總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需要綜合分析原因,并在醫生指導下調整治療方案。同時要定期監測血糖,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
2025-02-04 22:05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糖尿病是由遺傳因素、免疫功能紊亂、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自由基毒素、精神因素等等各種致病因子作用于機體導致胰島功能減退、胰島素抵抗等而引發的糖、蛋白質、脂肪、水和電解質等一系列代謝紊亂綜合征。建議您還是可以試試用萊康糖寧組合治療的,祝您早日康復!
2016-02-27 01:54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發病原因1型糖尿病病因 自身免疫系統缺陷:因為在1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液中可查出多種自身免疫抗體,如谷氨酸脫羧酶抗體(GAD抗體)、胰島細胞抗體(ICA抗體)等。這些異常的自身抗體可以損傷人體胰島分泌胰島素的B細胞,使之不能正常分泌胰島素。2型糖尿病病因 遺傳因素:和1型糖尿病類似,2型糖尿病也有家族發病的特點。因此很胰腺結構可能與基因遺傳有關。這種遺傳特性2型糖尿病比1型糖尿病更為明顯。例如:雙胞胎中的一個患了1型糖尿病,另一個有40%的機會患上此病;但如果是2型糖尿病,則另一個就有70%的機會患上2型糖尿病。 肥胖:2型糖尿病的一個重要因素可能就是肥胖癥。遺傳原因可引起肥胖,同樣也可引起2型糖尿病。身體中心型肥胖病人的多余脂肪集中在腹部,他們比那些脂肪集中在臀部與大腿上的人更容易發生2型糖尿病。 年齡:年齡也是2型糖尿病的發病因素。有一半的2型糖尿患者多在55歲以后發病。高齡患者容易出現糖尿病也與年紀大的人容易超重有關。 現代的生活方式:吃高熱量的食物和運動量的減少也能引起糖尿病,有人認為這也是由于肥胖而引起的。肥胖癥和2型糖尿病一樣,在那些飲食和活動習慣均已“西化”的美籍亞裔和拉丁美商人中更為普遍。妊娠型糖尿病病因 激素異常:妊娠時胎盤會產生多種供胎兒發育生長的激素,這些激素對胎兒的健康成長非常重要,但卻可以阻斷母親體內的胰島素作用,因此引發糖尿病。妊娠第24周到28周期是這些激素的高峰時期,也是妊娠型糖尿病的常發時間。 遺傳基礎:發生妊娠糖尿病的患者將來出現2型糖尿病的危險很大(但與1型糖尿病無關)。因此有人認為引起妊娠糖尿病的基因與引起2型糖尿病的基因可能彼此相關。 肥胖癥:肥胖癥不僅容易引起2型糖尿病,同樣也可引起妊娠糖尿病。編輯本段2型糖尿病發病機制 大量研究已顯示,人體在高血糖和高游離脂肪酸(FFA)的刺激下,自由基大量生成,進而啟動氧化應激。氧化應激信號通路的激活會導致胰島素抵抗(IR)、胰島素分泌受損和糖尿病血管病變。由此可見,氧化應激不僅參與了2型糖尿病的發病過程,也構成糖尿病晚期并發癥的發病機制。氧化應激與糖尿病相互促進,形成一個難以打破的怪圈。 胰島素抵抗可以先于糖尿病發生,在其作用下,疾病早期胰島素代償性分泌增加以保持正常糖耐量。當胰島素抵抗增強、胰島素代償性分泌減少或二者共同出現時,疾病逐漸向糖耐量減退和糖尿病進展,血糖開始升高。高血糖和高FFA共同導致ROS大量生成和氧化應激,也激活應激敏感信號途徑,從而又加重胰島素抵抗,臨床上表現為糖尿病持續進展與惡化。體外研究顯示,ROS和氧化應激可引起多種絲氨酸激酶激活的級聯反應。最近的抗氧化劑改善血糖控制試驗也證實,ROS和氧化應激會引起胰島素抵抗。氧化應激成為糖尿病發病的核心 β細胞也是氧化應激的重要靶點β細胞內抗氧化酶水平較低,故對ROS較為敏感。ROS可直接損傷胰島β細胞,促進β細胞凋亡,還可通過影響胰島素信號轉導通路間接抑制β細胞功能。β細胞受損,胰島素分泌水平降低、分泌高峰延遲,血糖波動加劇,因而難以控制餐后血糖的迅速上升,對細胞造成更為顯著的損害。 2004年Ceriello教授提出共同土壤學說,即氧化應激是胰島素抵抗(IR)、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共同發病基礎,2004年是學說,2009年已經成為了不爭的事實。
2016-02-26 17:39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糖尿病是由于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共同作用造成的,只要控制飲食、多運動、正規服藥
2016-02-26 14:31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孟慶福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糖尿病是由于胰島素分泌不足導致血糖過高代謝障礙,一般藥物很難根治,服用西藥降糖、或注射胰島素也只能暫時控制,長期大量的服用有一定的副作用,還會損害肝腎功能,西醫目前對糖尿病沒有特別好的治療辦法,稱之為不治之癥,所以一定要及早正確的治療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祖國醫學用傳統中藥對糖尿病有非常獨到的治療方法,建議你采用傳統中藥山茱萸、玉竹、生地、知母、荔枝核、青果、石斛、肉蓯蓉、玄參、益智仁、沙菀子、補骨脂、鹿茸、海南陳、人參、枸杞子、蜂膠、金精粉、烏術粉、茯苓、懷山藥、桑葚、苦瓜等配合治療,見效快,療效確切。這些藥物安全無毒副作用,適合長期服用,無需節食,無需忌口,無需服用其它降糖藥物,單獨服用即可,可以有效保衛胰島,降低血糖,提高免疫。這些藥物克服了傳統產品治療上嚴格忌口的弊端,使病人的營養能得到有效的吸收和利用,從而提高人體的自身免疫功能和抗病防病能力,防止了系列并發癥的發生,真正做到了綜合治療,標本兼治;這些藥物打破了常規的降糖療法,藥物中獨有的活性成分經人體轉化能徹底恢復胰島細胞功能,清除糖尿病致病根源—糖毒素,打破胰島素β細胞與胰島素受體周圍的生物屏障,恢復人體正常糖代謝功能,快速達到平穩血糖的目的。絕對安全可靠,對人體無毒副作用,適合各個不同年齡段的患者服用;這些藥物通過調節人體陰陽虛實,改善氣血失調失養的狀態,迅速消除胰島受體面的有害酸肽,激活血液中的胰島素受體,使體內的葡萄糖、蛋白質及脂質代謝紊亂恢復正常,從而加強細胞分泌調節,修復因長期使用降糖西藥導致的細胞分泌紊亂,增強人體免疫力,進而達到既治病又強身的目的;這些藥物配合使用可以修復胰腺功能,調節自身代謝平衡,消除、緩解各種并發癥,具有阻斷遺傳和杜絕復發的可能。這些藥物在糖尿病的康復上,達到了中醫臨床公認的“效果顯著、治療徹底、無復發、無毒副作用”的四條統一標準。希望正確治療早日康復!
2016-02-26 13:52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