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身體不適,后背僵緊,耳鳴氣短等如何應對
問題描述:我在22歲左右時感到腰痛了,再后來就不痛了,到現在整個后背有些發硬僵,從脖子到腰脊柱關節活動有響聲,但不痛..從脖子到腰脊柱兩側的筋發緊,經過按摩感覺舒服.胸椎周圍也有響聲,,按摩后有所緩解.頜關節也響但不痛..脊柱骨頭按摩后感覺很好..在1995年服用了多半年的治療風濕類風濕的中成藥有所緩解.2005年在大醫院檢查:骶髂關節CT正常,類風濕因子正常,血沉正常,抗O正常,B27陰性..一直耳鳴,有時雙下肢里面感覺無力有些酸,身體發沉,面微黃,呼吸時氣短,下沉.癥狀也不發展,洗個熱水澡感覺就舒服輕松.,2005年用了多半年治療風濕,類風濕和強直性脊柱炎的中成藥不太見效.在晴天時感覺很輕,陰天時癥狀重些.時重時輕.,有一次洗涼水澡時,哪個地方被涼水洗得多就厲害,經過洗熱水澡癥狀有所減輕,你不能徹底痊愈.......在整個病程里,.直到現在非常痛苦..(風濕病和脊柱炎已經排除).現在的癥狀是:10多年了,陽虛,身體有寒癥,一直耳鳴(如蟬叫),氣短,下沉,有時身體感覺重.有時小腿里感覺酸痛無力.后背了兩側有些發僵發緊,按摩后或遇熱后能緩解僵,從脖子到腰脊柱兩側筋發緊并經過按摩后感覺舒服,用力活動時整個脊柱兩側還有響聲,感覺脊柱兩側的肌肉或韌帶有些纖維化了,變硬了.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患者多年來出現后背僵緊、耳鳴、氣短、身體沉重、小腿酸痛無力等癥狀,可能與陽虛寒癥、肌肉韌帶問題等有關,需綜合調理,包括改善生活方式、適當運動、中醫調理、藥物治療、物理治療等。 1.陽虛寒癥:陽虛會導致身體機能下降,出現怕冷、乏力等癥狀??赏ㄟ^飲食調理,多吃溫熱食物,如羊肉、桂圓等。 2.肌肉韌帶問題:長期的緊張和勞損可能導致肌肉韌帶纖維化、變硬。應避免長時間保持一個姿勢,適當進行伸展運動。 3.血液循環不暢:身體沉重、小腿酸痛無力可能是血液循環不佳。可通過按摩、熱敷促進血液循環。 4.耳鳴:耳鳴如蟬叫可能與耳部疾病、神經衰弱等有關。保持充足睡眠,避免噪音刺激。 5.心理因素:長期的不適可能導致心理壓力,影響癥狀。要保持良好心態,必要時進行心理疏導。 總之,患者的癥狀較為復雜,需要綜合考慮多方面因素。建議前往正規醫院,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系統的診斷和治療。
2025-01-26 11:38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您好下身瘙癢是有陰道炎的您長時間沒有性生活在有的時候沒有注意個人衛生的話是很容易導致陰道炎的到醫院詳細檢查確診是什么樣的陰道炎后根據醫生結合臨床才能給您用藥的您只有清潔度不好的話可以使用甲硝唑栓劑加口服奧硝唑或者做氧氟沙星膠囊等7天為一個療程希望能夠幫到您
2016-02-25 07:59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如果檢查無不問題,可以服用中藥治療。
2016-02-25 06:54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秦龍 住院醫師
岳普湖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骨科
-
肺癌的常規治療如下:1、手術治療:仍是很多肺癌患者的首選治療方法。2、放射治療:對不適合做切除的患者幫助不大,其原因是不能進行解剖定位。放射治療可緩解賁門癌梗阻癥狀和減輕不能切除病變的慢性出血。3、化學治療:進展期肺癌,手術配合化療;術后復發適用于應用免疫化療。4、免疫治療。5、中醫藥治療:中醫藥治療的主要優點是毒副作用小,比如現代化抗癌中藥含量在16%以上的人參皂苷Rh2(護命素)不大抗癌效果顯著,而且不會造成副作用,可長期服用。如果還有其它疑問,歡迎在線咨詢,我將詳細為您解答。G9
2016-02-25 05:49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史東岳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陰道瘙癢的原因是比較多的,常見的有霉菌或滴蟲感染,此外一些全身疾病也有可能會導致陰道瘙癢.陰道瘙癢的治療,需要先弄清楚病因,然后才能對癥下藥.自己不要隨便的服用藥物以免造成耐藥性.
2016-02-25 05:39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強直性脊柱炎? 強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ridylitis,AS)是一種主要侵犯脊柱,并可不同程度的累及骶髂關節和周圍關節的慢性進行性炎性疾病。AS的特點為腰、頸、胸段脊柱關節和韌帶以及骶髂關節的炎癥和骨化,髖關節常常受累,其它周圍關節也可出現炎癥。強直性脊柱炎是一種血清反應陰性、病因不明的常見關節疾病,可造成人體畸形及殘疾。本病多見于15~40歲青壯年,發病高峰年齡為20歲左右,45歲以上發病少見。男性比女性多見,男女比約為5:1。本病一般類風濕因子呈陰性,故與Reiter綜合征、牛皮癬關節炎、腸病性關節炎等統屬血清陰性脊柱病。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