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后帶娃生活苦悶致情緒失控是否心理異常?
自從懷孕以后我就開始辭去工作在家待產,寶寶出世以后我一直在家帶孩子,因為不和公公婆婆同一個城市,所以盡管我非常不愿意但也必須在家照顧寶寶,只靠公老一個人的工資生活。可是帶孩子是非常辛苦和煩悶的事情,隨著時間推移,我越來越無法忍受現在這種苦悶的生活。每天都是買菜做飯喂孩子,經濟拮據。我總是覺得自己很慘,覺得比所有的人都過得慘,覺得沒有人一個人可以理解我。老公性格和冷漠寡言,也不懂體貼我。所以每當我心情不好,他總是很少理會我,于是我就哭,希望他可以安慰關心我,可是他卻覺得我更煩。于是矛盾便會升級,吵鬧,歇斯底里,摔東西,甚至大打出手。最后便哭個不停。我覺得這種日子過得真不是滋味,現在脾氣也越來越壞,動不動就發脾氣,打罵孩子,而且也會因為一點非常非常小的事就暴跳如雷,破口大罵,然后又是摔東西,吼叫,如果老公說話稍微刺激到我,便控制不住情緒大哭大鬧,打人,覺得我現在這個樣子就是被老公孩子逼瘋的。每次我都覺得自己幾近瀕臨瘋狂。我放棄青春、自由、事業,去做一個保姆、傭人,我總是心有不甘,覺得上天對我很不公平。請問,我是不是有心理問題?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產后帶娃生活的苦悶可能引發一系列心理問題,如產后抑郁、焦慮、煩躁等。這與生活壓力、家庭關系、個人心態、缺乏支持和產后激素變化等有關。 1.生活壓力:經濟拮據,生活單調重復,如買菜做飯照顧孩子,容易讓人感到壓抑和焦慮。 2.家庭關系:與老公溝通不暢,得不到理解和體貼,矛盾升級,影響情緒。 3.個人心態:對放棄青春、自由和事業心有不甘,這種負面心態加劇了心理負擔。 4.缺乏支持:沒有公公婆婆在身邊幫忙,獨自承擔育兒責任,易產生無助感。 5.產后激素變化:產后體內激素水平不穩定,可能導致情緒波動大,難以自控。 如果這種情緒狀態持續且嚴重影響生活,建議及時尋求專業幫助,如心理咨詢或治療。同時,家人也應給予更多的關心和支持,共同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幫助產婦度過這一特殊時期。
2025-01-25 20:35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精神病患者早期的癥狀1、情感改變:精神病患者早期的情緒變化常表現為情緒高漲,洋洋自得,趾高氣揚,管閑事,說大話,夸夸其談,做事有始無終,發脾氣;或情緒低落,抑郁寡歡,愁眉不展,唉聲嘆氣,對通常能享受樂趣的活動喪失興趣和愉快感;對通常令人愉快的環境缺乏情感反應;感到自己一無是處,大有“度日如年”、“生不如死”之感;食欲明顯下降,體重降低,易疲勞,稍做事情即覺明顯的倦怠。自我評價和自信降低,認為前途暗淡悲觀。精神病患者早期的癥狀2、神經癥癥狀:精神病患者經常出現一些神經癥狀,如頭痛、失眠、易疲勞、注意力不集中、情緒不穩、工作學習能力下降以及癔癥樣表現等。用腦時精神容易興奮(如回憶和聯想增多,對需要思考的問題感到費力,而不需要思考的問題卻很活躍,常因難以控制而感到痛苦和不快),有時對聲音和光很敏感;入睡困難,睡后夢多,且醒后感到不解乏,終至睡眠感喪失,睡眠覺醒節律紊亂。精神病患者早期的癥狀3、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下降:持續和令人苦惱的腦力易疲勞(如感到沒有精神、自感腦子遲鈍、注意不集中或不持久、記憶差、好遺忘,丟三拉四,思考及工作效率下降)和體力易疲勞,經過休息或娛樂不能恢復。精神病患者早期的癥狀4、性格改變:如原來熱情合群的人變得對人冷淡,與人疏遠、孤僻不合群,寡言少語,好獨處,躲避親友并懷敵意,生活懶散,不守紀律。或原來很有教養的人變得出言不遜,好發脾氣,對人無禮貌。精神病患者早期的癥狀5、行為改變:有的精神病患者的表現奇怪動作和行為,動作增多,呆板重復,無目的性;有的舉止遲緩,生活懶散,不能工作和料理家務;有的人收集一些無意義的物品,甚至隨身攜帶一些果皮、廢紙等不必要的東西;有的人反復洗滌或表現刻板儀式樣動作等。精神病患者早期的癥狀6、敏感多疑:如有人懷疑別人講自己的壞話,別人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是含沙射影的針對他,甚至認為電視上、廣播里、報紙上的內容也是與他有關;有人感覺自己的同事、鄰居、甚至父母兄弟害他,恐懼不安;有人覺得周圍一切事變得對他不利,有某種特殊的含義等。這種人對自己的觀念常堅信不疑,別人的勸說、解釋都不能改變他的觀點。懷疑自己患有某種疾病,并因此反復就醫,而各種醫學檢查均正常,并且各種醫學檢查和醫生的解釋均不能打消其對疾病的疑慮。
2016-02-23 19:22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精神病指嚴重的心理障礙,患者的認識、情感、意志、動作行為等心理活動均可出現持久的明顯的異常;不能正常的學習、工作、生活、;動作行為難以被一般人理解;在病態心理的支配下,有自殺或攻擊、傷害他人的動作行為。
2016-02-23 16:54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頭痛、頭暈、睡眠不正常、震顫、行走不穩定、下膠癱瘓、半身不遂、肢體麻木、抽風、昏迷、大小便不能自己控制、肌肉萎縮以及無力等均是最常見的表現。概括地說,可以將癥狀分為兩類:一類是刺激癥狀,表現為疼痛、麻木;另一類是破壞癥狀,表現為癱瘓。當然,有些神經病患者也可以表現出一定程度的精神失常,但這種精神失常和精神病人的精神失常有所不同,醫生根據癥狀、檢查以及各種化驗等可以把這兩者區別開來。精神病指嚴重的心理障礙,患者的認識、情感、意志、動作行為等心理活動均可出現持久的明顯的異常;不能正常的學習、工作、生活、;動作行為難以被一般人理解,顯得古怪、與眾不同;在病態心理的支配下,自殺或攻擊、傷害他人的動作行為;有程度不等的自知力缺陷,患者往往對自己的精神癥狀喪失判斷力,認為自己的心理與行為是正常的,拒絕治療。
2016-02-23 07:52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史東岳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精神病的癥狀有:1、情感紊亂:情感變得冷漠起來,對親人漠不關心,對周圍事情不感興趣;脾氣開始變得暴躁起來,經常會為一些小事而亂發脾氣;會莫名其妙的大笑或嚎哭。這些精神病的癥狀比較常見。2、行為詭異:行為舉止開始變得詭異起來。精神病的癥狀還包括喜歡發呆、獨來獨往,常人很難與其交流。3、性格突變:原本活潑開朗、熱情好客的人,突然變得對人冷淡,與人疏遠、孤僻不合群,生活懶散,不守紀律。對任何事情都沒有了往日的激情也是精神病的癥狀表現之一。
2016-02-23 03:02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