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歲自幼缺愛自卑自閉,是精神疾病嗎?
我今年32歲,我小時候父母離異,母親改嫁,我從小和爺爺奶奶住在一起,對我的關心也不夠多,我從小就缺少父愛和母愛,小時候特別的自卑和自閉,甚至覺得自己有輕微的精神病。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自幼缺少父母關愛可能導致心理問題,自卑和自閉不一定是精神疾病,但可能是心理障礙的表現。心理障礙的產生可能與遺傳、環境、性格、生活事件、神經生化等因素有關。 1.遺傳:部分人可能存在遺傳易感性,使得在不良環境刺激下更易出現心理問題。 2.環境:成長環境中缺乏關愛和支持,會影響個體的心理發展和應對能力。 3.性格:內向、敏感的性格特質可能增加心理障礙的發生風險。 4.生活事件:如童年的經歷,可能成為心理創傷,影響后續的情緒和行為。 5.神經生化:大腦中的神經遞質失衡,如血清素、多巴胺等,也可能與心理障礙相關。 總之,僅憑自卑和自閉的表現不能確診為精神疾病,需要綜合多方面因素評估。建議及時尋求專業心理醫生的幫助,通過心理評估和診斷,確定具體情況,并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
2025-01-22 03:15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你好,陳舊性精神病,沒有這個稱呼,你想說的是以前發作的,但現在人好好的吧,可以鑒定出來,但對材料要求比較多,需要詳細的反映你當時精神狀態和日常表現的資料,還需要本人的配合。出現辨認或者控制能力明顯減弱的危害行為,所以還是有鑒定的可能。
2016-02-20 01:18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您好,呈間歇性發作的精神病,在長期發作后,在間歇期仍可能出現某些精神障礙,如癲癇性性格改變,癲癇性智能障礙等。對材料要求比較多,需要詳細的反映你當時精神狀態和日常表現的資料,還需要本人的配合。
2016-02-19 12:39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