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步對身體有哪些具體好處?
我特別的喜歡散步,就算我上班再怎么累,也會去散步,心情不好的時候散散步,回家的時候心情就會很好,我覺得我每天不散步都不得勁!但是不知道散步都有哪些好處!我只知道可以調節心情~還有那些啊?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散步對身體有諸多好處,如增強心肺功能、改善代謝、促進消化、增強骨骼肌肉、提高免疫力等。 1.增強心肺功能:散步能使心肺得到鍛煉,增加心肺的耐力和工作效率,有助于預防心血管疾病。 2.改善代謝:促進身體的新陳代謝,加速能量消耗,有助于控制體重,預防肥胖相關疾病。 3.促進消化:增強腸胃蠕動,促進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減少便秘等消化問題的發生。 4.增強骨骼肌肉:鍛煉骨骼和肌肉,增加其力量和靈活性,預防骨質疏松和肌肉萎縮。 5.提高免疫力:適度的運動能激活免疫系統,增強身體抵抗疾病的能力。 總之,散步是一種簡單易行且益處多多的運動方式,適合大多數人。但要注意保持適度的運動強度和頻率,根據自身身體狀況進行調整。
2025-01-23 05:11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半個小時就可以了。散步可以舒緩心情,沉淀思緒。是個很好的放松的方法。
2016-02-20 02:08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你好,合理的有計劃地散步,可以讓老年人推遲衰老,增強機體適應力,可以保持關節的靈活性,同時增強腰部肌肉和韌帶的張力與彈性,是防止肢體過早僵硬..有益于心血管系統..可使全身肌肉周期性收縮等等.每天吃完晚飯.最好能休息二十分鐘左右再去散步,散步不要過快,一般的建議是.不要超過一個半小時的路程,這樣散步才能有更好的效果.
2016-02-20 00:13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晚飯后一兩小時出去散步是有一定的好處的,這個是有氧運動,可以活動筋骨,又不致于運動量大。晚上只要室外空氣質量散步是非常好的,不過不要大馬路邊,那里有很汽車尾氣,對身體不好,可以去公園或廣場,適量運動對身體有好處,但要注意要在晚飯后兩小時左右哦,否則有可能影響胃部消化時的血液供應。
2016-02-19 22:03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魁廣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1.散步可以使大腦皮層的興奮、抑制和調節過程得到改善,從而收到消除疲勞、放松、鎮靜、清醒頭腦的效果,所以很多人都喜歡用散步來調節精神。2.散步時由于腹部肌肉收縮,呼吸略有加深,隔肌上下運動加強,加上腹壁肌肉運動對胃腸的“按摩作用”,消化系統的血液循環會加強,胃腸蠕動增加,消化能力提高。3.散步時肺的通氣量比平時增加了一倍以上,從而有利于呼吸系統功能的改善。4.散步作為一種全身性的運動,可將全身大部分肌肉骨骼動員起來,從而使人體的代謝活動增強、肌肉發達、血流通暢,進而減少患動脈硬化的可能性。5.體弱者每小時走5公里以上最好,走得太慢則達不到強身健體之目的。只有步子大,胳膊甩開,全身活動,才能調節全身各器官的功能,促進新陳代謝。而且時間最好在清晨或飯后進行,每日2至3次,每次半小時以上。6..失眠者可在晚上睡前15分鐘散步。每分鐘走80米為宜,每次半小時,會收到較好的鎮靜效果。7.冠心病患者步速不要過快,以免誘發心絞痛。應在餐后1小時后再緩慢行走,每日2至3次,每次半小時。長期堅持可促進冠狀動脈側支循環形成,有效改善心肌代謝,并減輕血管硬化。8.糖尿病患者行走時步伐盡量加大,挺胸擺臂,用力甩腿,時間最好在餐后進行,以減輕餐后血糖升高。每次行走半小時或1小時為宜。但對正在用胰島素治療的患者,應避開胰島素作用的高峰時間,以免發生低血糖反應。行走一般選擇在餐后半小時,而且活動時間也不要超過1小時。9.高血壓病患者步速以中速為宜,行走時上身要挺直,否則會壓迫胸部,影響心臟功能,走路時要充分利用足弓的緩沖作用,要前腳掌著地,不要后腳跟先落地,因為這樣會使大腦處于不停地振動,容易引起一過性頭暈。
2016-02-19 19:12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
Q: 抑郁癥能徹底治愈嗎? -
Q: 抑郁癥的病因是什么? -
Q: 心情不好會影響身體健康嗎? -
Q: 心情不好會影響糖耐結果嗎? -
Q: 抑郁癥應如何應對? -
Q: 如何應對精神抑郁癥 -
Q: 心情不好是否會影響糖耐結果? -
Q: 怎樣準確判斷是否患有憂郁癥? -
Q: 情緒波動等不良情緒會導致抑郁癥嗎? -
Q: 抑郁癥和強迫癥能否被有效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