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輸水第二天后水泡增多且有變化,刺痛癢感減少是怎么回事?
手足口病第3天輸水的第二天輸完水發現小紅水泡多了些而且有的小紅水泡變成(圖片)但是刺痛和癢明顯減少了這是怎么了?萬分感謝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手足口病在治療過程中出現這種情況可能與病毒活動、機體免疫反應、藥物作用、病程發展、個體差異等有關。 1.病毒活動:手足口病由腸道病毒引起,雖然在輸水治療,但病毒可能還處于活躍期,不斷侵犯皮膚黏膜組織,導致新的小紅水泡產生,之前的水泡也可能發生變化。 2.機體免疫反應:身體的免疫系統在對抗病毒時,會引發一系列免疫反應。免疫細胞聚集在病變部位,可能會使局部的癥狀表現有所改變,水泡增多但刺痛和癢感減少可能是免疫反應在起作用。 3.藥物作用:輸的藥物可能對病毒有抑制作用,同時也可能影響局部的炎癥反應。比如利巴韋林、阿昔洛韋、更昔洛韋等藥物,在抗病毒的同時可能改變了局部的病理狀態,使得水泡有變化,癢痛減輕。 4.病程發展:手足口病有一定的病程,第三天可能正處于癥狀發展的一個階段,水泡增多也許是病程中的正常現象,后續可能會逐漸好轉。 5.個體差異:不同個體對病毒的反應、對藥物的敏感性不同。有的個體可能在治療過程中會出現這種看似矛盾的癥狀表現。 手足口病治療過程中出現水泡增多但刺痛癢感減少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應繼續觀察癥狀變化,遵循醫囑進行治療。
2025-01-22 22:58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孔書雪 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您好,手足口病的潛伏期為2至7天。臨床上以發熱和手、足、口腔部位出現皮疹、潰瘍等表現為主,少數患者可能出現心肌炎、肺水腫、肺炎、腦炎或腦膜炎等并發癥,建議去醫院看看。
2016-02-18 23:20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你好,手足口病是由于感染腸道病毒所引起的一類兒童常見傳染病,主要是手、足、口腔、臀部出疹并伴有發熱等癥狀的疾病,多數患兒可以自愈,少數出現并發癥,治療上主要是抗病毒藥物為主,如抗病毒口服液、板藍根沖劑,伴有感染時用抗生素類藥物.
2016-02-18 21:30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