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世斌 副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胃腸外科
-
腸息肉術后大便成粒不成型,可能與飲食不當、腸道功能未完全恢復、腸道菌群失調、手術創口影響、心理因素等有關。 1.飲食不當:術后若攝入過少的膳食纖維和水分,會導致大便干燥、成粒不成型。應增加蔬菜、水果和水分的攝入。 2.腸道功能未完全恢復:手術對腸道造成一定刺激,功能恢復需要時間。此時腸道蠕動可能不規律,影響大便形態。 3.腸道菌群失調:手術可能影響腸道內菌群平衡,有益菌減少,有害菌增多,導致大便異常。可適當補充益生菌,如雙歧桿菌、嗜酸乳桿菌、地衣芽孢桿菌等。 4.手術創口影響:創口未完全愈合時,可能會有炎癥反應,影響腸道正常的消化和吸收功能。 5.心理因素:患者對手術的擔憂和焦慮,可能通過神經內分泌系統影響腸道功能,導致大便性狀改變。 總之,腸息肉術后大便成粒不成型的原因較為復雜。若這種情況持續時間較長或伴有其他不適癥狀,應及時就醫,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相關檢查和治療。
2025-04-02 12:54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這種情況主要考慮結腸功能還沒有完全恢復,手術主要是切除息肉和潰瘍處,而排便次數增多及稀是由于腸的蠕動加快引起,可由于潰瘍、息肉及情緒變化,腸血管痙攣等結合引起,術后還出現,考慮結腸功能紊亂引起。消化不良主要是胃由于炎癥或胃酸減少或胃蠕動慢等引起,平時宜少量多餐,容易消化飲食,不吃辛辣油膩等難消化食物。
2016-01-30 06:26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腸息肉? 凡是由腸黏膜表面突向腸腔內的任何可見的新生物均稱為息肉,作為臨床初步診斷,起源于腸壁各層的間葉組織和一些非真性腫瘤,但未做組織學診斷前很難確定其性質,都統稱為腸息肉。甚至早期腸癌,在組織學診斷前,做X線及內鏡檢查時也描述為“息肉樣病變”。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