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呂林 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
三級甲等
眼底外科
-
先天弱視是一種視覺發育障礙,可通過習慣培養、遮蓋療法、藥物及手術治療。健康問題不容忽視,身體稍有不適即應就醫,聽從醫生的專業建議進行治療。
2018-11-26 02:21
1.習慣培養:養成良好用眼習慣,多參與戶外活動,避免長時間看電子屏幕。
2.遮蓋療法:遮蓋優勢眼,強迫弱視眼視物,促進其功能恢復。
3.藥物治療:在醫生指導下使用阿托品等散瞳藥物,有助于改善視力。
4.手術治療:對于嚴重的斜視性弱視,可進行矯正手術,恢復視力和改善外觀。
5.光學矯正:佩戴合適的眼鏡矯正屈光不正,提高視力。
先天弱視需早發現早治療,患者應前往正規醫院,在醫生指導下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
-
-
回答6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幽門螺桿菌是胃病的主要原因,幽門螺桿菌也是消化性潰瘍的重要病因,消化性潰瘍患者的幽門螺桿菌檢出率顯著高于對照組的普通人群,成功根除幽門螺桿菌后潰瘍復發率明顯下降,但是幽門螺桿菌并不是導致消化性潰瘍的直接原因.消化性潰瘍的最終形成是由于胃酸/胃蛋白酶對粘膜自身消化所致.導致消化性潰瘍的主要原因有:⒈非甾體類抗炎藥物NSAID(潰瘍形成及其并發癥發生的危險性除與服用NSAID種類,計量,療程有關外,尚與同時服用抗凝血藥,糖皮質激素等因素有關)⒉吸煙⒊遺傳⒋急性應激可引起應激性潰瘍⒌胃十二指腸運動異常,因此,可怕的不是幽門螺桿菌,而是不良的飲食習慣.治療:目前幽門螺桿菌根除的治療的三聯療法,四聯療法為國際標準.即:推薦以PPI或膠體鉍劑+2種抗生素(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或甲硝唑).三聯療法“奧美拉唑+阿莫西林+甲硝唑”四聯療法“洛賽克(奧美拉唑),膠體果膠鉍,克拉霉素,甲硝唑四聯療法”具體方案請遵醫囑,因為對你最負責任的人是你的就診醫生.而且幽門螺桿菌的根除術失敗后的再治療比較困難.
2016-01-27 10:51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你這種情況要吃藥的,可以在醫生指導下服用奧美拉唑+阿莫西林膠囊+克拉霉素+得必泰顆粒治療,一般需要服用2--4周.應注意日常飲食與保健,并注重運動和休息,調整精神狀態.生活有規律,定食定量用餐,遠離煙酒,保持心情舒暢,不要有過多的精神壓力.
2016-01-27 09:39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看過你對問題的描述,已經略知梗概.幽門螺旋桿菌(Hp)是一種單極,多鞭毛,末端鈍圓,螺旋形彎曲的細菌.長2.5~4.0μm,寬0.5~1.0μm.革蘭染色陰性.有動力.在胃粘膜上皮細胞表面常呈典型的螺旋狀或弧形.在固體培養基上生長時,除典型的形態外,有時可出現桿狀或圓球狀.Hp進入胃后,借助菌體一側的鞭毛提供動力穿過黏液層.研究表明,Hp在粘稠的環境下具有極強的運動能力,強動力性是Hp致病的重要因素.Hp到達上皮表面后,通過粘附素,牢牢地與上皮細胞連接在一起,避免隨食物一起被胃排空.并分泌過氧化物歧化酶(SOD)和過氧化氫酶,以保護其不受中性粒細胞的殺傷作用.Hp富含尿素酶,通過尿素酶水解尿素產生氨,在菌體周圍形成“氨云”保護層,以抵抗胃酸的殺滅作用.幽門螺旋桿菌可以引起胃炎,消化性潰瘍,胃癌等胃腸道疾病.但是如果是弱陽性,并且沒有臨床表現暫時可以不用治療,臨床密切觀察即可.希望以上簡短的回答能夠對你的問題有所解答,有所幫助.
2016-01-27 04:30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必須治療以防發展成胃潰瘍甚至胃癌.治療用藥:1.胃粘膜保護劑:硫糖鋁.2制酸藥:奧美拉唑.3.抗菌藥物:克拉霉素及阿莫西林.忌辛辣和刺激性食品,忌煙酒,保持心情舒暢.
2016-01-26 17:53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無消化道癥狀可暫不處理 如果體檢發現感染Hp,且自身有活動性胃炎或消化性潰瘍,并有胃痛,胃脹,泛酸,噯氣等癥狀,在治療這些疾病的同時,一定要做正規的抗Hp治療.如果有胃癌家族史,更應重視治療.目前,大多數學者認為,若沒有上述疾病且沒有任何癥狀者,即使體檢發現已感染Hp,也無需做抗菌治療. 幽門螺桿菌不一定致癌 許多患者被查出幽門螺桿菌陽性后憂心忡忡,常常咨詢醫生:感染了幽門螺桿菌是不是很容易得胃癌呢?目前研究認為,幽門螺桿菌感染確實與胃癌的發生有密切關系.幽門螺桿菌感染者眾多,但患胃癌的為數很少,人們不必太緊張.因為幽門螺桿菌的菌株種類很多,并非只要感染了幽門螺桿菌,就一定會演變為胃癌,也與患者自身是否有遺傳背景,易感體質等有一定的關系.也就是說,幽門螺桿菌感染為胃癌的發生奠定了基礎,是幫兇,但不是致癌的元兇. 感染后正規治療最重要 治療目的是清除幽門螺桿菌,降低復發率.國際上公認的較為成熟的治療方案為“三聯療法”,即質子泵抑制劑加兩種抗生素,或鉍劑加兩種抗生素(一般會采用對菌株敏感的抗生素),根據感染程度進行一周或兩周治療.按“三聯療法”正規治療,大多數感染者體內的Hp都可被清除.對于首次治療不能根除Hp的患者,復治時應更改治療方案,必要時可采用“四聯療法”.
2016-01-26 12: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