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蓋韌帶斷裂。做了手術接好了,
病情描述發病時間、主要癥狀、癥狀變化等):膝蓋韌帶斷裂。做了手術接好了,用石膏固定了三個月,現在能走路了,走路一個多月了!現在彎曲的時候有響聲。曾經治療情況和效果:做了手術接好了,用石膏固定了三個月,想得到怎樣的幫助:現在彎曲的時候有響聲。要怎么辦?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病情分析:韌帶的作用一般是讓關節穩固,不同的韌帶對應不同的功能。比如前十字韌帶可防止脛骨向前移動,后十字韌帶可防止脛骨向后移動。某條韌帶損傷后,相應的穩定功能會受影響,但由于疼痛,受傷的人往往會很小心,只要足夠小心,那么,是可以不出現關節脫位等問題的。行走的時候,韌帶并不會承受重量,而按你的年紀,受傷當時應該是19歲左右,身體已經發育完全,身體足夠強壯,所以,只要不是劇烈的運動以及需要膝關節復雜運動的活動,您都可以進行。而韌帶斷裂時間長了以后,斷裂韌帶不能完成穩定關節的作用了,關節周圍的肌肉等組織會慢慢的把這部分工作承擔起來,這樣,關節斷裂的不良后果會慢慢的消除。但在肌肉等組織不夠強壯的時候,韌帶斷裂的不良反應還是會慢慢體現出來的,尤其是年齡大了,身體機能下降的時候。所以,您需要經常鍛煉受傷的下肢。
2016-01-26 15:19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生活中,普通人的韌帶損傷常見于踝關節、膝關節、掌關節、指關節。韌帶斷裂一般是因為在活動中,做出超出關節活動范圍的動作,導致相關韌帶被動牽拉而引起撕裂或完全斷裂。韌帶斷裂往往伴有扭傷和骨折。韌帶損傷后應及時診斷和治療。傷后應馬上采取制動、局部降溫以延緩和減輕腫脹和出血,同時鎮痛,然后及時到醫院就診。傷病后期腫脹消除、疼痛減輕后即可進行功能鍛煉。前期采用被動方法,如在關節活動范圍內被動屈伸、旋轉、牽拉,結合按摩效果更好。一般在腫脹消除和疼痛減輕后即可施治,這樣可以較好地減輕和松解粘連。后期主動進行關節的功能活動。要注意循序漸進,慢慢增加活動量,以不引起腫脹或突然疼痛加重為宜。當癥狀完全消失后,應當進行適當的力量練習,以使愈合的韌帶重新恢復彈性和完全恢復功能。功能鍛煉是后期治療中很關鍵的一環,傷病未痊愈時,切忌匆忙中斷,因為這樣很容易轉為陳舊性韌帶損傷,長期積累后還會出現粘連、增生、鈣化、關節韌帶松弛等并發癥,給患者帶來長期的痛苦和不便。
2016-01-26 15:13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