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神經萎縮中醫有什么方法治療嗎?
視神經萎縮中醫有什么方法治療嗎?2010年7月17日突然雙眼看不見,前期診斷為雙眼球后視神經炎后診斷是由強直性脊柱炎所致。由于病發較突然三天后便無光感。想得到怎樣的幫助:想咨詢一下中醫在治療視神經萎縮有無辦法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視神經萎縮不是一個疾病的名稱,而是指任何疾病引起視網膜神經節細胞和其軸突發生病變,致使視神經全部變細的一種形成學改變,為病理學通用的名詞,一般發生于視網膜至外側膝狀體之間的神經節細胞軸突變性。視神經萎縮是視神經病損的最終結果。表現為視神經纖維的變性和消失,傳導功能障礙,出現視野變化,視力減退并喪失。一般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類,針灸主要治療原發性和炎癥引起的繼發性視神經萎縮。除上述癥狀外,眼底檢查尚可見視乳頭顏色為淡黃或蒼白色,境界模糊,生理凹陷消失,血管變細等。中醫治療視神經萎縮有哪些方法: 一、著眼全身癥狀,審因審證論治 視神經萎縮的病因多為感染,營養不良,外傷,苭物中毒,顱內腫瘤,他病繼發,以致臟腑經絡失調,氣血失和而引起,因“五臟六腑之精皆上注于目”根據“有諸內者,必形諸外”的規律,出現視力,視覺、視野及眼底改變等局部癥狀外,多兼見全身癥狀。因此,根據全身癥狀,結合病人的具體病情,進行歸納分析,明察臟腑之虛實,從而制定出合理可行的治療視神經萎縮的方法。 二、查瞳孔形態,辨證之轉變 視神經萎縮患者,臨床上可見眼部黑睛透明,瞳神無損,或見瞳孔稍大或瞳孔對光反射遲鈍。《審視瑤函》云:“真精者,乃先后二天元氣所化的精氣,起于腎,次施于膽,而后及乎瞳神也”。闡明瞳孔的展縮,取決于精氣的盛衰,精氣聚則瞳神縮,精氣散則瞳神展。又《醫學綱目》云:“陰主斂,陰虛不斂,則瞳神大,”說明如果全身出現陰虛火旺或陰虛血熱之證,可使瞳孔散大,展縮不靈,視力下降,以致失明。 三、以補肝腎為要務,復調氣血健脾胃 視神經萎縮是眼科疑難疾病之一,本病發病原因很多,醫家雖立法各異,但與肝腎不足,氣血陰虛有直接關系,我們在治療過程中,注重滋補肝腎,益氣升陽,舒肝解郁,養血活血。古人云“肝開竅于目,肝受血而能視”,肝血虧虛,腎精不足,氣血不能上升,臟腑失調,經絡阻滯,通光之脈道閉塞,五臟六腑之精氣不能濡目,因之發生“青盲”(視神經萎縮),治療我們多以肝腎為主,然百病之生,多發于氣血,氣血盛衰是一切眼病的主要病理變化,也是眼病轉歸和康復的關鍵所在。所以,我們在治療視神經萎縮的過程中,也非常注重調補脾胃,因脾胃為后天之本,生化之源,五臟六腑之精氣皆賴脾運而上注于目,中氣健旺則氣血充盈,升降有序,臟腑和諧,有利于眼病的康復。
2016-01-24 05:41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視神經萎縮不是一種單獨的疾病,它是視神經各種病變及其髓鞘或視網膜神經節細胞及其軸突等的損害,致使神經纖維喪失、神經膠質增生的最終結局,為病理學通用的名詞。您好,對這種疾病,必須病因治療為首要的。因為一旦視神經萎縮,要使之痊愈幾乎不可能,但是其殘余的神經纖維恢復或維持其功能是完全可能的,也就是說恢復大部分視力是完全有可能的,因此應使患者充滿信心及堅持治療。治療上,可以選用中醫治療。
2016-01-23 14:27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強直性脊柱炎? 強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ridylitis,AS)是一種主要侵犯脊柱,并可不同程度的累及骶髂關節和周圍關節的慢性進行性炎性疾病。AS的特點為腰、頸、胸段脊柱關節和韌帶以及骶髂關節的炎癥和骨化,髖關節常常受累,其它周圍關節也可出現炎癥。強直性脊柱炎是一種血清反應陰性、病因不明的常見關節疾病,可造成人體畸形及殘疾。本病多見于15~40歲青壯年,發病高峰年齡為20歲左右,45歲以上發病少見。男性比女性多見,男女比約為5:1。本病一般類風濕因子呈陰性,故與Reiter綜合征、牛皮癬關節炎、腸病性關節炎等統屬血清陰性脊柱病。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