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魁廣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好,你這種情況的確已經感染,需要應用青霉素或頭孢進行控制感染,同時要多吃高熱量食物,加強營養。
2016-01-23 13:44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外傷性腦膿腫的治療,原則上在膿腫還未形成前,仍處于化膿性腦炎階段,可以采用非手術方法,給予大劑量強效抗菌藥物治療。特別是對多發性小病灶或部位較深不宜手術切除的病例,保守治療亦取得較滿意的效果。不過,對外傷后顱內異物殘留而成為有感染核心的腦膿腫,即使在化膿性腦炎期,是否能完全防止膿腫的形成,還值得懷疑。對已有包壁形成的膿腫,應及時施行手術治療。通常對病程短、膿壁薄,位于腦重要功能區的膿腫,多采用穿刺引流術;對病程長、膿壁厚,位于非功能區的膿腫,或包裹有異物的膿腫,則手術將膿腫連同異物一并切除是較徹底的治療方法。 如膿腫淺在,周圍蛛網膜下腔已閉鎖且伴有開放性傷口或局部骨髓炎者,可行切開引流術,但還需注意清除膿腫內或其附近的碎骨片等異物。膿腫穿刺及置管引流適用于腦深部,重要功能區以及散在的多發膿腫;病程短、膿腫壁薄且不含異物者;另外對體質過弱或已有腦疝形成而無開顱手術條件時,穿刺引流可做暫時性治療措施。 手術前后需應用抗生素,顱內高壓可使用脫水藥。同時注意營養及水電解質平衡。 1.穿刺引流術根據膿腫的定位,選擇近病灶的非功能區,在局麻下行顱骨鉆孔或錐孔后使用腦針穿刺膿腫,進入膿腔時往往有明顯的落空感,將腦針再稍深入1~1.5cm,以防脫出。然后用空針緩緩抽出膿液,待2/3的膿液排出后,即可以等量的滅菌鹽水,每次5ml反復沖洗膿腔,直至沖洗液轉清。隨后拔出腦針,經原穿刺孔的方向和深度插入硅橡膠管或導尿管。此時因膿腔內尚存有沖洗液,故可仔細調整引流管在最佳引流位置,再經頭皮刺孔引出顱外并固定之。鉆孔切口如常分層縫合。術后每天或隔天用慶大霉素4萬~8萬U,及生理鹽水溶液沖洗膿腔。全身繼續抗菌治療,定期復查CT,待膿腔閉合即可拔管。 2.膿腫切除術全麻下施術,于病變區行骨瓣開顱,弧形切開硬腦膜,選擇近病灶的非功能區。若顱內壓不甚高,可直接通過腦皮層切口分離至膿腫壁,完整將其摘除才能避免膿液外溢造成污染。若顱壓甚高或膿腫巨大時,則需用空針先行穿刺排空膿腔,再注入慶大霉素4萬~8萬U,并用雙極電凝封閉穿刺孔之后,緊靠膿壁周圍的水腫組織鈍性分離摘除膿腫。腦部創腔需用慶大霉素(1500U/ml)或桿菌肽(500~1000U/ml)溶于生理鹽水中反復沖洗。術畢分層嚴密縫合,不放引流。術后繼續抗菌治療至體溫正常及腦脊液陰轉后1~2周為止。
2016-01-23 06:27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外傷性腦膿腫的治療,原則上在膿腫還未形成前,仍處于化膿性腦炎階段,可以采用非手術方法,給予大劑量強效抗菌藥物治療。特別是對多發性小病灶或部位較深不宜手術切除的病例,保守治療亦取得較滿意的效果不過,對外傷后顱內異物殘留而成為有感染核心的腦膿腫,即使在化膿性腦炎期,是否能完全防止膿腫的形成還值得懷疑。對已有包壁形成的膿腫,應及時施行手術治療通常對病程短、膿壁薄,位于腦重要功能區的膿腫,多采用穿刺引流術;對病程長、膿壁厚位于非功能區的膿腫或包裹有異物的膿腫,則手術將膿腫連同異物一并切除是較徹底的治療方法。 如膿腫淺在,周圍蛛網膜下腔已閉鎖且伴有開放性傷口或局部骨髓炎者,可行切開引流術,但還需注意清除膿腫內或其附近的碎骨片等異物。膿腫穿刺及置管引流適用于腦深部,重要功能區以及散在的多發膿腫;病程短、膿腫壁薄且不含異物者;另外對體質過弱或已有腦疝形成而無開顱手術條件時,穿刺引流可做暫時性治療措施。 手術前后需應用抗生素,顱內高壓可使用脫水藥。同時注意營養及水電解質平衡。
2016-01-22 20:18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