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肝膿腫是肝臟受到細菌、真菌等病原體感染后形成的化膿性病灶。其發病原因多樣,包括膽道疾病、全身性感染、肝臟外傷、免疫功能低下等。治療方法主要有藥物治療、穿刺引流、手術治療等。 1. 發病原因: 膽道疾病:如膽管結石、膽道蛔蟲等導致膽道感染,細菌可上行至肝臟引發膿腫。 全身性感染:身體其他部位的感染,細菌通過血液循環到達肝臟。 肝臟外傷:肝臟受到外力損傷,細菌容易侵入并形成膿腫。 免疫功能低下:如患有糖尿病、艾滋病等疾病,機體抵抗力差,易發生肝膿腫。 隱源性感染:部分肝膿腫找不到明確的感染源。 2. 治療方法: 藥物治療:常用的抗菌藥物有頭孢曲松鈉、甲硝唑、左氧氟沙星等,需根據病原體選擇敏感藥物。 穿刺引流:在超聲或 CT 引導下,將穿刺針插入膿腫,抽出膿液,可減輕癥狀。 手術治療:對于較大的膿腫、穿刺引流效果不佳或出現并發癥時,可能需要手術切開引流。 支持治療:患者應臥床休息,加強營養支持,維持水電解質平衡。 中醫治療:作為輔助治療手段,有助于提高機體免疫力。 總之,肝膿腫需要及時診斷和治療。患者一旦出現發熱、肝區疼痛等癥狀,應盡快到正規醫院就診,遵循醫生的建議進行治療,以促進康復。
2024-12-09 05: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