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源性心臟病多種癥狀,用藥后續如何調整
病情描述發病時間、主要癥狀、癥狀變化等):從小就患有氣管炎,病情隨著年齡的增長慢慢發展成老慢支,肺結核,支擴到現在的肺源性心臟病,全身水腫,肝脾血於腹腔胸腔積液,口唇發紫行動困難。曾經治療情況和效果:嚴重時在縣醫院用頭孢,左氧,安嗅索,西地蘭,呋噻咪治療,由于對抗生素的關系病情反反復復。今年三月南京軍區總醫院專家門診掛了夏錫榮教授的號用了沙美特羅,噻托嗅銨等粉霧吸入劑,莫西沙星,復方新那明和強力琵芭露,病情有好轉,復診時用了沙美特羅替卡松粉吸入劑,噻托嗅銨粉霧劑,莫西沙星和復膽片,螺內脂和呋噻米病情基本穩定·想得到怎樣的幫助:現在莫西沙星和復膽片服用完了還要繼續服嗎、螺內脂等利尿藥能停嗎、停了還會腫嗎、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區景松 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三級甲等
心臟外科
-
對于肺源性心臟病患者,出現全身水腫、肝脾血瘀、腹腔胸腔積液等癥狀,在治療后病情基本穩定,關于后續用藥,如莫西沙星、復膽片、螺內酯等,需要綜合多方面因素考慮,包括癥狀改善情況、藥物副作用、基礎疾病控制等。 1. 癥狀改善:如果全身水腫消退,肝脾血瘀緩解,腹腔胸腔積液減少或消失,提示病情得到較好控制。 2. 藥物副作用:長期使用莫西沙星可能導致胃腸道不適、肝腎功能異常等;螺內酯等利尿藥可能引起電解質紊亂。 3. 基礎疾?。悍卧葱孕呐K病的基礎病因是否得到有效控制,如肺部感染的控制情況。 4. 個體差異:患者的年齡、身體狀況、合并的其他疾病等都會影響用藥決策。 5. 醫囑遵循:患者務必嚴格遵循醫生的建議,定期復查,根據復查結果調整用藥。 總之,對于肺源性心臟病患者的用藥調整,不能單純依據癥狀的暫時改善或藥物用完來決定,而應綜合評估各方面因素,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以確保治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025-03-25 02:59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